蒲松龄医事二则
1.蒲松龄咏叹冬虫夏草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不仅是清代文学巨匠,而且还是精于中医的名医,他在为乡间塾师时,时常为百姓治病。他曾为名贵中药材冬虫夏芹的神奇变化而咏叹:
冬虫夏草名符实,
变化生成一气通。
一物竟能兼动植,
世间物理信无穷。
“一物竟能兼动植”,确切地道出了“冬虫夏草”的属性。
冬虫夏草产于我国西南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它冬天似蚕,夏天像草。那么,是什么原因促成冬虫夏草出现这些变化的呢?
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冬虫夏草是虫和菌的复合体。在青藏高原的古域地带,有一种满身花斑的彩蝶,寒冬降临,它的幼虫蛰伏在潮湿而温暖的土中过冬,当一种叫虫草菌的茵丝一旦进人幼虫体内,幼虫就会死亡,体腔内的“五脏六腑”都被菌丝消耗殆尽,剩下一具包裹行菌丝的外壳。来年春暖花开时,幼虫尸体的头部长出一根像圆棒状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草”。
2.蒲松龄染病用槲皮
槲树乃元斗科落叶乔木,分布在全国大部地区,其叶、皮,种子均可供药用。蒲松龄的诗描写秋天山村呆色,颇有情趣。你瞧,槲叶开始调零,树枝弯曲盘旋,为装点山村,槲树草木都有感情,花朵自动开放。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出身贫寒,又困于场屋,自幼聪慧过人,本因“他日勋名上麟阁”,怎奈科场黑暗屡试不第,生活极为贫困。据《益都县志》记载,康熙九年秋,蒲松龄应友人孙蕙之聘,离开家乡南行,前往江苏宝应知县府,做了孙蕙幕客,襄办文牍,时年三十。这是他唯一的商家之行。
话说南游归家途中,蒲松龄下榻客栈,身染疮毒,下部奇痒,后溃烂不已。这蒲松龄已娴于医药,曾为家乡穷苦人治病疗疾,对于治疗疮毒,亦知有诸多草药可医,便自诊自疗,初始用药,效果并不如意,疮毒不解。回到家中,毒疮仍未好转,甚为凝惑。乃在阅医籍,从《肘后备急方》中查得一方:槲皮煮水洗患处。试之有效,又加自制膏药外敷,不久便痊愈了。
蒲松龄家乡,槲树成林。从此,他又多了一味治病之药。作为中药槲树皮可治恶疮、瘰疬、痢疾、肠风下血等症;槲树叶则可治疗吐血、衄血、血痢、血痔、淋病,还可驱绦虫,利小便;槲树种子(槲实仁)可涩肠固脱,止污止痢。《本草纲目》记载,槲皮可“止赤白痢、肠风下血”;《唐本草》曰,槲叶“主痔,止血,血痢,止渴”。对于槲树的药用功效,有歌诀曰;
槲皮槲叶槲实仁,恶疮瘰疬与淋病,
肠风下血赤白痢,吐衄血痔驱绦虫。
本页关键字:蒲松龄医事二则 蒲松龄 冬虫夏草 槲皮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苏东坡的长生“四味药” 下一篇:简文帝书《劝医论》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
- 中医肿瘤的发病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