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与菊花
菊枕:陆游素有“收菊作枕”的习惯,他在《剑甫诗稿》中写道:“余年二十时,尚作菊枕诗。采菊缝枕囊,余香满室生”。此后的《偶复采菊缝枕囊凄然有感》诗中也写道:“采得菊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闷幽香。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晚年所写的《老态诗》更是对菊花情有独钟:“头风作菊枕,足痹倚藜床”。中医临床素有“闻香祛病”的治疗原则。《本草纲目》云:“菊味甘苦,性微寒,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之功……其苗可蔬,叶可啜,花可饵,根实可药,囊可枕”。菊花枕制作简单,方法是选用干菊花装入枕套内,使药物慢慢挥发,一般每个药枕可连续使用半年左右。睡眠时,头部温度及头部的压力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散发开来,通过呼吸经肺部而进入血液循环,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的目的。
入食:据清宫医案记载,爱美如命的慈禧太后一生爱花、吃花、浴花,可谓同花结下了不解之缘。对于各种正在盛开的鲜花,慈禧总是随采随吃。有一种叫“雪球”的白菊花,花瓣短而细密,洁白如雪如玉,西太后将花瓣随手采下,让太监浸在温水里漂洗,10多分钟后取出,再放入稀矾温水里漂洗一下,捞起,沥净,放在鸡汤或其他肉汤火锅里烫吃,十分可口。
入药:慈禧太后常把菊花制成膏剂食用,这就是菊花延龄膏:菊花盛开时节,取菊花瓣洗净,加水煎透,去渣熬为浓汁,再加入适量蜂蜜文火收膏,装瓶备用。每次10克,温开水冲服,每日3~4次。据《慈禧光绪医方选议》载:菊花延龄膏是老佛爷常用方,药仅1味菊花。《本草秘录》谓:“菊花有野种、家种之分,其实,皆感金水之精英而生者也。但家种为佳,补多于泻;野菊味苦,泻多于补”。《牧竖闲谈》云:“真菊延龄,野菊泻火”。由此可知,菊花除疏风泻热、清肝明目、解毒消肿外,尚具有滋补作用,只是“不可责以近功”,故多制成膏剂使用。据宫廷医案记载,慈禧肝经有火、肺胃积热,又届耄耋之年,故服用补泻兼施的菊花延龄膏,可谓一举数得。
入茶:蒲松龄(1640—1715年),山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著有《聊斋志异》。蒲松龄身体力行,在自己住宅旁开辟了一个药圃,种了不少中药。他广泛收集民间药方,其中的菊桑茶,既止渴又健身治病,其组方为:桑叶、菊花、枇杷叶各等量,共研细末,蜜炙后用纱布袋分装,每袋5~10克,每次1袋,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2次。蒲松龄用这药茶方泡茶,在家乡柳泉开设了一个茅草茶亭,为过往行人义务供茶,并请饮茶者讲故事、传说,从而留下了千古传颂的《聊斋志异》。
本页关键字:名人 菊花 陆游 慈禧太后 蒲松龄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
- 中医肿瘤的发病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