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生痰核
【概念】
眼生痰核,是指生于胞睑皮里肉外的核状硬结而言,进展缓慢而易于复发。因其发于上胞较多,下睑较少,故又称为“睥生痰核”。
本症首见于《原机启微》称为“血气不分,混而遂结之病”。《证治准绳》、《审视瑶函》、《张氏医通》、《医宗金鉴》均称为“睥生痰核”。《银海指南》、《目经大成》称为“痰核”。《眼科菁华录》称“胞生痰核”,此外尚有“眼瘤”、“胞睑肿核”、“目疣”等不同名称。
【鉴别】
常见证候
痰湿阻滞眼生痰核:生于胞睑皮里肉外,有核隆起,细如米粒或黄豆,甚则大如蚕豆,不痛不痒,表面皮肤不红,皮核不相切,推之移动,触之较硬。翻转胞睑可见睑内有紫红色或灰红色隆起,肿核大者有胀坠及轻度异物感,无明显全身症状。
痰火郁滞眼生痰核:症见胞睑肿核痛痒,表面皮肤发红,甚者口干咽燥,舌红,脉数。
鉴别分析
痰湿阻滞眼生痰核:多因过食辛辣肥甘,脾胃功能受损,运化失常,津液停积,聚而为痰,痰湿阻滞经络,结于胞睑.渐成肿核。痰核阻塞经络,气血运行受阻,气血瘀滞则胞睑内出现紫红色肿核隆起。《原机启微》说:“血为荣,气为卫,荣行脉中,卫行脉外,此血气分而不混,行而不阻……不欲相混,混则为阻,阻则成结,结则无所去还,故隐起于皮肤之中,遂为疣病”。治以化痰软坚,方选化坚二陈汤。
痰火郁滞眼生痰核:其发病之因,痰湿互结,郁久化火,痰火相搏,痰湿互结兼风毒之邪外袭所致。辨证要点是胞睑痰核作痛作痒,表面皮肤色红。《审视瑶函》说:“火重于痰者,其色红紫,乃痰因火滞而结”。又说:“此阳明积热,平昔饮酒过多,而好食辛辣炙煿之味所致也”。治宜清热散结,方选清胃汤。
总之本症系痰湿阻滞经络,结于胞睑,渐成肿核,早期服药可消,年深月久,服药无效时,可借助手术治疗。
【文献别录】
《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睥生痰核之证,因痰火结聚而成,生于胞外皮内核形如豆,坚硬不疼,宜用防风散结汤,化痰散热。若久而不治,渐长为瘿,破则为漏,为难治矣。”
《张皆春眼科证治·肉轮疾患》:“本病又称目疣……多由脾湿胃热,湿热相结,聚而生痰,湿痰阻滞经络,结于胞睑而成”。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大医精诚泽一方——记常州中医屠揆先
- 老百姓喜爱的“大白菜”还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 提踵颠足护肾腰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