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昏
【概念】
头昏是病人特征性的主诉,指头部昏沉不适,头脑不清爽,走路不稳,甚至有失平衡之感。
头昏与眩晕、厥证、病证、中风有所区别:头昏仅指头部昏沉不适,行走时不稳,甚至有失平衡之感。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目眩即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甚则有恶心呕吐之症。厥证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逆冷,发作后一般常在短时内逐渐苏醒,醒后无偏瘫、失语、口眼喝斜等后遗症。但特别严重的,也可一厥不复而死亡。病证是以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描,口中如作猪羊之声,移时苏醒,醒后如常人为特征。中风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喝斜,偏瘫,失语,或不见昏仆而仅以喝僻不遂为特征。由上可见头昏既可单独作为一症,又可存在于厥证、病证、中风患者发病早期,但各自特征和预后可资鉴别。本问只讨论头昏症。
【鉴别】
常见证候
肝肾阴虚头昏:头昏,头晕,五心烦热,心烦失眠,腰脊疼软,或见肢体震颤、麻木,舌红苔少,脉细数。
肾精亏虚头昏:头昏,脑转耳鸣,头晕而痛,表情呆滞,健忘,动作迟缓,夜寐不安,二便失司,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气虚血瘀头昏:头昏,神疲乏力,面色无华,神识呆滞,肢体痠软,舌质淡暗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
鉴别分析
肝肾阴虔头昏与肾精亏虚头昏:两证都是虚,病位及肾。共同症状:头昏,腰脊疚软,头晕而痛。但前者由千肝阳偏亢,虚火上扰脑神,故兼见五心烦热,心烦失眠。肝肾阴虚,筋脉失养,故肢体震颤、麻木。后者多由年老肾气衰,或房劳过度,耗伤肾精肾精亏耗,糙海不足,脑失髓充,脑神失司,故见脑转耳鸣,健忘,动作迟缓,表情呆滞。肾精不足,肾失固摄,故二便不固。舌质淡,脉沉细亦为肾精亏乏之象。治法:前者宜滋补肝肾,安神潜阳,方选镇肝熄风汤;后者宜补肾填精,方选河车大造丸。
气虚血瘀头昏:本证多见于久病、失血、头部外伤患者。气血不足,脑失所养,故头昏,神疲乏力,劳累活动后加重,或劳累即发。日久甚则神识呆滞。肌肉、筋脉失于气血充养,故见肢体痪软。舌质淡暗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为气虚血拱之象。治法:补益气血,健运脾胃,化密通络。方选补阳还五汤加减。
总之,头昏一症,以虚为多,少数虚中夹实。
本页关键字:头昏 昏沉不适 头脑不清爽 走路不稳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大医精诚泽一方——记常州中医屠揆先
- 老百姓喜爱的“大白菜”还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 提踵颠足护肾腰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