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寒
【概念】
畏寒是病人自觉怕冷,但加衣被近火取暖,可以缓解的一种症状,亦称畏冷。
本症古代文献中有的与恶寒混称,不加区分,近代学者明确将其分开,将虽加衣被取暖不能缓解者称为恶寒,多属外感;将其取暖后能缓解者称为畏寒,多为内伤阳气不足所致。
【鉴别】
常见证候
寒邪客肺畏寒:畏寒,咳嗽气喘,胸闷,吐白痰量多,苔白滑,脉弦紧。
寒湿困脾畏寒:畏寒肢冷,脘腹胀闷,口腻纳呆,泛恶欲吐,口淡不渴,腹痛便溏,头身困重,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寒凝肝脉畏寒:畏寒肢冷,或恶寒,常伴少腹拘急冷痛牵引睾丸坠胀疼痛;或阴囊冷缩;或月经不调,经痛;或巅顶疼痛,遇寒痛增,得温痛减,呕吐清涎,苔白,脉紧。
心阳虚畏寒:畏寒肢冷,面色晦暗,精神不振,心悸气短,心胸憋闷或疼痛,舌质紫暗而胖嫩,脉细弱或结代。
脾阳虚艮寒:畏寒肢冷,面色白光白,精神不振,纳减腹胀,口淡不渴,脘腹冷痛,喜温喜按,大便稀溏甚至完谷不化,舌淡苔白,脉沉细。
肾阳虚畏寒:畏寒肢冷,面色白光白或黧黑,精神萎靡,腰膝痠冷,小便清长频数,耳目失聪,两尺脉沉细弱;男子阳瘿滑精、早泄;女子白带清稀,或胎动易滑,富寒不孕等。
鉴别分析
寒邪客肺畏寒、寒湿困脾畏寒、寒凝肝脉畏寒:三者均为寒邪过盛,直中于里,损伤阳气,温煦肌表无力而出现怕冷的感觉。此时以热助阳,阳气暂时恢复,或以热可驱散寒邪,故畏寒可以缓解。但三者病位不同,临床表现亦异。寒邪客肺畏寒同时伴咳嗽气喘、吐白痰量多、胸闷等寒邪阻肺,肺气失宣症状;寒湿困脾畏寒同时伴脘腹胀闷、口腻纳呆、腹痛便溏、头身困重、口淡不渴、泛恶欲吐等脾阳受伤、中焦失运症状。寒凝肝脉畏寒,常兼少腹拘急冷痛牵引睾丸坠胀疼痛,或阴囊冷缩,或巅顶头痛、吐涎沫等肝脉被寒邪凝滞、气机不通的症状。寒邪客肺畏寒,治宜温肺散寒、化痰平喘,方选小青龙汤等加减;寒湿困脾畏寒治宜温脾化湿,方用理中丸加减;寒凝肝脉畏寒治宜温肝通脉,方用暖肝煎、天台乌药散加减。
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畏寒:三者均为机体内伤久病,阳气虚于内,失于温煦肌表,而出现怕冷的感觉。此时若加衣近火,可防止阳气的耗散,或以热助阳,阳气得到恢复,肌表得温,畏寒自可缓解。三者均可出现精神不振、畏寒肢冷、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等阳气不足、虚寒内生见症。但心阳虚畏寒,其病位在心,故见心悸气短、心胸憋闷或疼痛,舌淡紫暗,脉细弱或结代等心阳痹阻、血凝失运的表现。治宜温阳通脉,方可选桂枝加附子汤或炙甘草汤之类;脾阳虚畏寒,病在脾,故见纳减腹胀,脘腹冷痛,喜温喜按、大便稀溏甚至完谷不化等脾运无权的表现。治宜温运脾阳,方选理中丸之类加减;肾阳虚畏寒,病在肾,故见腰膝痠冷、面色黧黑、小便清长频效、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等肾阳不振下元亏损之见症。治宜温补肾阳,方选右归丸或肾气丸加减。
畏寒一症,临床辨析时,首先宜分清其邪正虚实,如畏寒伴有面色苍白,卧,少气乏力.病程久体虚弱,脉迟而弱、舌质淡等症,即为正气不足之里虚寒证;伴有脘腹或其他局部冷痛较剧,痛而拒按,得温则减,四肢拘挛,脉弦而紧者为邪气入里之里实寒证。然后要根据临床表现分清病变脏腑,才能采取针对性治疗。
【文献别录】
《医碥·问证》:“外感恶寒,虽近烈火不除,必表解乃巳。内伤恶寒,得就温暖即解。”
《中医诊断学·问诊·问寒热》:“畏寒:是病人自觉怕冷,但加衣被近火取暖可以缓解,称为畏寒,亦称畏冷,多为里寒证。机体内伤久病,阳气虚于内。或寒邪过盛,直中于里损伤阳气.温煦肌表无力而出现怕冷的感觉。此时若加衣近火,防止阳气的耗散,或以热助阳,使阳气暂时恢复,肌表得温,畏寒即可缓解。
本页关键字:畏寒 自觉怕冷 畏冷 外感 阳气不足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大医精诚泽一方——记常州中医屠揆先
- 老百姓喜爱的“大白菜”还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 提踵颠足护肾腰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