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湿热论治不明原因发热
发热是内科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临床常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对一些不明原因的发热,常常是临证治疗的难点,中西医治疗均颇为棘手。近年来通过对四大经典的研习和拜名师勤临证,结合临床,从湿热论治不明原因发热,常取捷效。
不明原因发热的定义
自Petersdorf和 Beeson提出不明原因发热(FUO)的诊断标准,1992年 Kazanjian和 Petersdorf对其诊断标准进行修改,至1999年,我国将FUO定义为: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数次高于38.3℃,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
对湿热病因的认识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驰长。”这是最早提出湿热合邪为病。湿为阴邪,重浊黏腻,湿与热合,则湿热裹结,湿郁热炽,热蒸湿动,弥漫表里,充斥三焦。且湿热病的发生常与四时及饮食起居等生活习性相关。
湿热病的发生与四时之气相关
后世医家对此论述甚多,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曰:“长夏阴雨潮湿,湿热交迫。”吴鞠通云:“热湿者,在天时长夏之际,盛热蒸动,湿气流行也,在人身湿郁本身阳气,久而生热也。”湿热病的发生与季节气候因素关系密切,夏末秋初的长夏季节,天气炎热多湿,天之热气下迫,土之湿气蒸腾,暑湿胶蒸,人身处其中,易患湿热病。
湿热病的发生与生活习性相关
《黄帝内经》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奇病论》曰:“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论述了湿热病由过食肥甘而致。今人以车代步,过食辛辣,嗜食酒醴肥甘厚味,致脾胃受损蕴生湿浊,郁而化热,终致湿聚热生,胶结为患,而发湿热病。
湿热所致发热的病机和特点
《湿热论》序曰:“天有六气、阴阳、风雨、晦明。阳淫热疾,雨淫腹疾,即言湿热也。二者感之颇易,治之颇难。故治之有功,贵辨之确切。”又云:“太阳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此皆先有内伤,再感客邪,非由腑及之谓。”《叶香岩外感温热篇》曰:“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说明湿热致病为内外合邪是其主要病因特点,而湿热搏结,气机不畅,湿遏热伏,宣泄失司而致发热为其发病机理。临床多表现为:发热持续时间长,病程缠绵,身热不扬,午后热甚,热不因汗解,面色少华,淡漠少语,头身困重,脘闷纳呆,大便溏滞不爽,舌淡红苔白,脉濡等。
典型病例
病例1:李某,男,17岁。初诊日期:2019年6月19日。
主诉:反复发热2年,持续发热8个月。
病史:患者2017年6月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38.5℃,静点红霉素等药物,体温控制在37.5℃左右。2018年8月出现持续性发热,体温波动在38℃~38.9℃,10月就诊于某西医医院,诊断为“支原体感染”给予静点“阿奇霉素”“拜复乐”各14天,体温控制后出院。出院2天再次发热,辗转治疗10个月,近8个月每日均发热,体温波动在38℃~38.5℃,以晚7~8时为甚,偶有干咳,时倦怠乏力。自述近2年来每感热则身发红疹,且痒,伴鼻嚏频发,流浊涕,偶发口糜。病来纳呆,二便尚调。查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濡。诊断:发热(湿热弥漫、宣泄失司)治则:清利湿热,分消走泄。方药:甘露消毒丹合三仁汤加减。
处方:霍香6克,白豆蔻6克,茵陈15克,滑石20克(先煎),通草10克,石菖蒲10克,黄芩10克,连翘15克,川贝6克,薄荷6克,生薏苡仁30克,杏仁10克,竹叶10克,厚朴10克,清半夏10克,蝉蜕8克,石膏30克(先煎)。
7剂,水煎服,每剂煎取450毫升,每次服150毫升,嘱其每2小时服药1次,观察体温变化。忌辛辣肥美生冷之品。
二诊述服药后当晚体温下降,波动在37.5℃~38℃,次日体温正常,上方五日服完,自述来诊前日因天气炎热进食冰点后1小时体温37.8℃,持续2小时自行缓解。效不更方,上方继服7剂,嘱其忌口。
三诊复诊告之本周再次因进食冰点后出现低37.5℃,持续约1小时自行缓解,余体温均正常。上方进退共进中药49剂,已35天未发热,认为发热已愈,另病人自述体温正常以来身上红疹及鼻炎均未发作。故停药。
病例2:王某,女,81岁。2018年10月1日初诊。
主诉:持续发热22天。
病史:患者2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轻咳无痰,最高体温达39.5℃,当地医院以“肺内感染”治疗,经治咳嗽愈,但仍发热,体温波动在37.8℃~38.9℃,以午后夜间发热为主,伴双下肢无力。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日前控制良。因发热持续不解而转入我院呼吸内科。入院诊断:发热(原因待查),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2级(很高危),轻度贫血。入院后给予完善各项检查及系统抗炎等治疗,并组织全院会诊,中医辨证曾认为气虚发热给予补中益气汤及小柴胡汤加减亦不效,病人住院第14天、发热第22天,邀余前去病房会诊,见病人发热38.5℃,服扑热息痛汗出热降,随即又发热,面色少华微浮,口渴不欲饮或少热饮,淡漠少语,大便难,略干。查舌质暗苔白腻,脉弦濡。诊断:发热(湿热胶结)。治则:清利湿热,分消走泄,兼清阳明气分。方药:三仁汤合苍术白虎汤加减。
处方:苦杏仁10克,生薏苡仁30克,白豆蔻10克,滑石20克(先煎),木通10克,姜半夏15克,淡竹叶10克,厚朴15克,麦冬40克,石膏30克(先煎),苍术12克,芦根20克,鱼腥草30克,白芷10克,生姜10克。4剂,每剂煎取450毫升,每次服150毫升,每2小时服1次,嘱忌口,观察体温变化。
二诊两天后复诊患者体温波动在36.8℃~37.3℃,大便通畅,日一行,原方改木通为通草10克。5剂,日4次,口服。
三诊无发热,诸证均改善,大便正常,查舌质红苔薄微腻,脉弦濡,原方进退14剂,以清余邪固疗效。
按:上两则病案均为不明原因发热,均经临床系统的抗炎且临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不明原因发热,中医辨证为湿热胶结,气机不畅,宣泄失司而致发热,治以清热利湿,分消走泄,宣畅气机之法,以甘露消毒丹、三仁汤为主方加减治疗而获捷效。
总结湿热而致发热的特征如下:虽发热数日至数月,然口不渴,病程缠绵;病人虽有汗出而热不退,即“汗出不解,非风即湿”;体温每于午后或傍晚有增高之势;舌淡红苔白腻,脉濡;予清利湿热,分消走泄,宣畅气机则发热症状很快得到控制。对于这种发热,治疗时间要适当延长,不能见发热控制即停药,要根据病情治疗15~30日的以消余邪固疗效;治湿热病忌温补,在湿热病过程中,由于湿阻气机,阳气不通,往往出现面色苍白、倦怠乏力等症。如果误诊为阳气虚而使用党参、黄芪之类的甘温补气药,不仅壅滞助热,而且甘腻助湿,反而会使湿郁热蒸,病势加重;对发热病人的服药方法要遵仲景之法“半日许令三服尽”嘱病人每两小时左右服药一次,直至退热为止,否则疗效不佳。且“禁生冷、黏滑、酒酪,臭恶等物”。
上述医案也提示湿热之患在临床涉及广泛,从病位而言可由内脏外达肌肤,从病种来讲广涉内外妇儿诸科,时节亦不拘清代叶天士提出的“吾吴湿邪害人最广”,而是“北方亦多湿邪”,且与生活起居密切相关。病例1同时也提示我们一些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亦与湿热密切相关。正如刘河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曰:“故此一时,彼一时,奈五运六气有所更,世态居民有所变。”我们在临证时要因时立法,活学活用,掌握湿热合邪的致病特点而治疑难杂症,启沉疴痼疾。
本页关键字:从湿热论 不明原因发热 外感发热 内伤发热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治疗 下一篇:无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六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宣畅通泻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夏至养生
- 中医急救十二“要穴”,正确按压可救急
- 从曹操折牙 看古代中医齿科
- 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孙氏岐黄针法第六代传人孙继林
- 端午节自制养生粽
- 老红军王定国的长寿之道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