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症状大全 --> 全身症状 --> 角弓反张

角弓反张

角弓反张是指项背强急,腰背反折,身体后仰如弓的症状;角弓反张可见于多种急性热病、急慢惊风、破伤风等疾病中。

【概念】

角弓反张是指项背强急,腰背反折,身体后仰如弓的症状。《灵枢·经脉》:“经脉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灵枢·热病》说:“热而痉者死,……腰折、瘛瘲、齿噤齘也。”均指角弓反张而言。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首先提出角弓反张一词,列“角弓反张候”,云:“风邪伤人,令腰背反折,不能俯仰,似角弓者,由邪入诸阳经故也。”

角弓反张可见于多种急性热病、急慢惊风、破伤风等疾病中。

【鉴别】

常见证候

寒湿阻络角弓反张:角弓反张,口噤不语,四肢抽搐,发热恶寒,头痛身痛,苔薄白,脉浮紧。

阳明热炽角弓反张:角弓反张,口噤齘齿,手足挛急,面红目赤,高热,不恶寒反恶热,大汗出,口渴引饮,甚则谵妄,腹胀便结,舌红苔黄燥,脉弦数有力。

血热风盛角弓反张:角弓反张,口噤抽搐,身热夜甚,口干但不甚渴饮,心烦不寐,甚至昏迷谵妄,或见癍疹透露,舌质红绛,脉细效等症。

气血两虚动风角弓反张:角弓反张,四肢搐搦,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自汗盗汗,面白无华,舌质淡,脉弦细。

金创风毒角弓反张:角弓反张,恶寒发热,头痛,颜面肌肉痉挛,呈苦笑面容,牙关紧闭,舌强口噤,舌红苔黄,脉弦数。

鉴别分析

寒湿阻络角弓反张:本证由外感寒湿之邪,阻滞经络,湿性凝滞,寒主收引,故出现角弓反张,口喋不语,筋脉拘急等症。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灵枢·经脉》说:“经脉之病,寒则反折筋急”。因寒湿邪在表,故出现发热恶寒,头痛身痛,苔白脉浮等表证。本证凡属表实无汗,脉浮紧者,古称“刚痉”,治宜解肌发汗,方选葛根汤加减;若为表虚,脉沉细者,古称“柔痉”,治宜和营养津,方选瓜蒌桂枝汤加减。

阳明热炽角弓反张与血热风盛角弓反张:阳明热炽角弓反张为外邪入里化热,邪热熏蒸于阳明气分,热炽伤津,筋脉失养所致。所以在角弓反张,口噤齘齿,手足挛急的同时,伴有面红目赤,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大汗出,口渴引饮,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阳明热盛的表现。治当清热救津,方选白虎加人参汤加减。若兼见腹满便结之腑实证,治当泄热存阴,方选增液承气汤加减。血热风盛角弓反张为外感温热之邪,内传营血,内热亢盛,引动肝风所致。所以在角弓反张,口噤抽搐的同时,出现身热夜甚,心烦不寐,时有谵语,甚至昏迷谵妄,癍疹,舌质红绛,脉弦细数等营分及血分的证候。治宜清热凉血.熄风平肝,方选犀角地黄汤合羚羊钩藤汤加减。若迁延日久,阴液耗损,筋脉失养,余热未清,则出现低热盗汗,颧红消瘦,五心烦热,口干舌燥,舌光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等阴虚内热之证。治宜育阴熄风,方选大定风珠加减。阳明热炽角弓反张与血热风盛角弓反张,除角弓反张之外,二者之鉴别在于前者兼见大热,大渴,大汗,脉数有力等阳明热盛之证;后者则见身热夜甚,神昏谵语,皮肤癍疹等热扰营血之证。

气血两虚动风角弓反张:本证由于久病正虚,或汗、下、失血造成气血两伤,筋脉失养而拘急所致。所以在角弓反张,四肢搐搦的同时,有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自汗盗汗,面色无华,舌质淡白,脉细等气血严重不足之症。正如《金匮要略心典·痉湿喝病脉证治》所说:“亦有亡血竭气,损伤阴阳,而变成痉者。”本证无表证,亦无大热证.可与寒湿阻络,阳明热炽及血热风盛三证之角弓反张相鉴别。气血两虚动风角弓反张治宜大补气血,方选八珍汤化裁。

金创风毒角弓反张:此证因金创或一般外伤庋肉破损,创口不洁,风毒之邪侵犯经脉所致,又称“破伤风”。本证虽然角弓反张,牙关紧闭,舌强口噤等表现与上述诸证有相似之处.但必有外伤史及颜面肌肉痉挛呈苦笑面容等独特症状。治疗宜祛风定痉,方选玉真散加减。

总之,角弓反张可见于多种病证,临床上必须鉴别表里虚实。寒湿阻络角弓反张为表证,其余各证之角弓反张均属里证。里证宜进一步明辨虚实,阳明热炽角弓反张,血热风盛角弓反张及金创风毒角弓反张均为实证;气血两虚动风角弓反张为虚证。动风与津伤是角弓反张病机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因此在辨证论治中,必须抓住祛风和养阴生津的治疗原则。

【文献别录】

《素问·骨空论》:“督脉为病,脊强反折。”

《景岳全书·痉证》:“凡属阴虚少血之辈,不能养营筋脉,以致搐挛僵仆者,皆是此证。如中风之有此者,必以年力衰残,阴之败也;产妇之有此者,必以去血过多,冲任竭也;疮家之有此者,必以血随脓出,营气涸也;小儿之有此者,或以风热伤阴遂为急惊,或以汗泻亡阴遂为慢惊。凡此之类,总属阴虚之证。”

《湿热病篇》:“湿热证,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此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宜鲜地龙秦艽威灵仙滑石苍耳子丝瓜藤海风藤、酒炒黄连等味。”

本页关键字:角弓反张  项背强急  腰背反折  身体后仰  寒湿阻络  阳明热炽  血热风盛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半身麻木        下一篇:呵欠

>> 返回全身症状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