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症状大全 --> 全身症状 --> 半身麻木

半身麻木

麻木仅见于半侧肢体者为半身麻木;在古代医籍中,半身麻木与四肢麻木均属于“痹”、“中风”等病证范畴,金代以后始有麻木症名。

【概念】

麻木仅见于半侧肢体者为半身麻木。

在古代医籍中,半身麻木与四肢麻木均属于“痹”、“中风”等病证范畴,金代以后始有麻木症名。

【鉴别】

常见证候

脾胃气虚半身麻木:半身麻木,伴有肢软无力,并有心慌、气短、畏风、自汗、脉弱、舌淡、苔薄白等。

营虚半身麻木:半身麻木,伴有面色少华、自汗、消瘦、脉细弱、舌淡嫩,苔薄略干。

风寒袭络半身麻木:半身麻木,伴有头疼身痛,恶风寒,无汗,脉弦紧,舌苔薄白润。

肝风内动半身麻木:半身麻木,伴有不同程度的震颤,并有头晕、头痛、烦躁另怒,失眠多梦,脉弦有力,舌质暗红,苔少或簿黄而干。

湿痰阻络半身麻木:半身麻木,伴有沉重感,并有头昏沉、呕恶、胸闷不舒,脉滑,舌淡黯,苔滑润或白腻。

鉴别分析

脾胃气虚半身麻木与营虚半身麻木:皆为虚证,起病缓慢。但病因、病机不同。脾胃气虚半身麻木多因劳力过度,饮食不节,或药物攻伐太过,以致中气受损,元气不充,发生麻木。营虚半身麻木多缘失血过多,或房劳、多产损耗营血,或热病后期阴液受灼,或服辛温助热之品,使阴血亏损,筋脉失荣,则发生麻木。脾胃气虚半身麻木责之于脾气虚馁,如薛立斋说“臂麻木体软脾无用也”;营虚半身麻木则究予肝肾不足。根据古人经验和临床观察,脾胃气虚半身麻木多发于右侧肢体,伴有微恶风,时汗出,心悸.气短等;营虚半身麻木多发生于左侧肢体,伴有头晕、目眩、失眠、心悸等。两证的脉象均呈弱象,但气虚脉偏缓,营虚脉偏细。治疗方法,脾胃气虚半身麻木宜补气柔筋,方选神效黄芪汤;营虚半身麻木宜养血柔筋,方选滑氏补肝散。

风寒袭络半身麻木与肝风内动半身麻木皆为实证,起病较快。但风寒袭络半身麻木乃由风寒侵袭皮毛,由皮毛入于络脉,络脉闭阻所致。肝风内动半身麻木是由于肝阳素旺,阳亢生风,风窜经络,经络失荣而发病。从病因上,风寒外袭半身麻木有感受风寒史,而肝风内动半身麻木多与情志波动有关。两证的辨别要点为:风寒袭络半身麻木伴有身疼及恶风脉浮等表证,肝风内动半身麻木伴有不同程度的震颤,及头晕头痛脉弦等肝旺证。前者治宜辛温解表、舒筋活络,方选黄芪桂枝五物汤蜈蚣僵蚕;后者治宜平肝熄风、柔筋活络,方选天麻钩藤饮。

湿痰阻络半身麻木:由于脾不化津,津蓄成湿,湿聚为痰,痰伏经络,气血失养,出现半身麻木。辨证要点为:①形体较胖;②麻木伴有肢体沉重;③脉弦滑,苔白滑或润腻,妇人白带多。本症湿痰为标,脾虚为本,故治宜健脾益气,佐以化痰通络,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

半身麻木一症较四肢麻木为重。有资料报导,“单侧肢体麻木乏力,便是中风的重要先兆”.(《上海中医杂志》8:8. 1981)。其中肝风内动所致者尤易发生。但我们也不可忽视气血虚损半身麻木。气虚容易招风,血亏则易生风。只有气血充沛,“五腑元真通畅”,才能“不令邪风干忤经络”。因此加强锻炼,调节饮食,养性怡神,保持气血和畅才是预防中风的大法。

【文献别录】

《兰室秘藏·妇人门》:“麻木为风,三尺之童,皆以为然,细较之则有区别耳。久坐而起,亦有麻木,如绳缚之久,释之觉麻作而不敢动,良久则自已。以此验之,非为风邪.乃气不行。主治之当补其肺中之气,则麻木自去矣。如经脉中阴火乘其阳分,火动于中为麻木也,当兼去其阴火则愈矣。时痰嗽者,秋凉在外在上而作也,当以温剂实其皮毛。身重脉缓者,湿气伏匿而作也。时见躁作,当升阳助气益血,微泻阴火与湿,通行经络,调其阴阳则巳矣。”

《杂病源流犀烛·麻木源流》:“有自头麻至心窝而死,或自足心麻至膝盖而死者。”

本页关键字:半身麻木  中风  四肢麻木  脾胃气虚  营虚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浮肿        下一篇:呵欠

>> 返回全身症状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