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子
痱子症状,为皮肤上出现的小红丘疹或水疱。常于炎夏暑热之际,或高温作业下发生。
【概念】
痱子症状,为皮肤上出现的小红丘疹或水疱。常于炎夏暑热之际,或高温作业下发生。
《素问·生气通天论》称“疿”。疿与痱同,故后世亦称痱子,或谓之疿疮。
【鉴别】
常见证候
湿热壅盛痱子:皮肤突然出现多数红疹,如针头,或粟粒大小,周边红晕,甚者簇集融合成片,皮肤潮红,刺痒,烦热无汗,舌红,苔薄黄或稍腻,脉濡数。
暑湿内蕴痱子:皮肤迅速出现多数小水疱,色白明亮,如芥子,或针头大小,周边无红晕,散在或簇集发生,无明显自觉症状,舌质红或正常,苔腻,脉濡缓。
鉴别分析
炎夏季节,暑热湿邪当令,若调摄不慎,外邪袭表,腠理闭塞,玄府不通,使汗液失于排泄;或因高温作业,周围环境湿气较大,湿热交蒸,汗出不畅;或由高热汗出,淋受水湿,毛孔闭郁,皆可形成痱子。总之,其病因病机不离湿和热。根据临床观察,大致分为上述二证。湿热塞盛痱子的特点是热重于湿,暑湿内蕴痱子的特点是湿重于热(暑)。鉴别要点为:前者为红疹,周围红晕,刺痒甚;后者为小水疱,周边无红晕,疱壁薄色白晶莹明亮,以手轻按易破,留有菲薄细碎鳞屑。湿热壅盛痱子,治以清热利湿宣透法,可选黄芩汤与慧苡竹叶散化裁,用六一散加枯矾外擦;暑湿内蕴痱子,治以解暑祛湿利尿法,常选用清暑汤或氤氲汤加减,外用鸡苏散加冰片外敷。若有小脓疱出现,可用青黛散外掺患处。
本症多见于小儿,或肥胖成人,好发于肘窝腋下、颈项、躯干、鼠蹊、妇女乳房下及小儿头面等多汗部位。辨证关键在于仔细察视皮疹的色泽形态。在急性发作期,除予以辨证论治外,应积极采取其它措施(如通风降温、衣着宽大,适当服些清凉饮料等)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痛苦。
【文献别录】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大医精诚泽一方——记常州中医屠揆先
- 老百姓喜爱的“大白菜”还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 提踵颠足护肾腰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