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肥厚
【概念】
皮肤肥厚,系指皮肤表面限局性变厚干燥而言。
本症在古典医籍中有类似记载,如《素问·阴阳别论》中之“索泽”,即皮肤粗糙干枯无津;《诸病源候论》中之“肼胝”;《外科正宗》中的“皴痛”等,均属本症范畴。至于全身较大面积的增厚,变硬,则与本症不同。
【鉴别】
常见证候
脾虚血燥皮肤肥厚:皮肤粗糙肥厚,有明显瘙痒,皮肤呈暗红色或褐色,多发生于手掌,有时表面脱屑,或轻度渗出,舌质淡,舌体胖,苔白,脉沉缓或滑。
血虚风燥皮肤肥厚:皮肤呈斑块状,粗糙肥厚,多发生在颈部两侧,或眼睑部,呈淡褐色,不定时瘙痒,伴有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舌质淡,脉沉细。
风湿蕴肤皮肤肥厚:皮损颜色稍黑,呈斑块状或融合成片,表面粗糙肥厚,多发生在四肢伸侧,或可见于其它部位,有阵发性瘙痒,夜间尤甚,舌苔薄或白腻,脉濡缓。
气滞血瘀皮肤肥厚:皮肤色暗红,或紫红,表面增厚明显,皮嵴皮沟著明,搔抓后可有轻度渗血.多发生在皮肤受压迫部位,常伴有心烦易怒,精神抑郁,失眠多梦,眩晕,心悸,舌边尖红,或有瘀斑,脉涩。
鉴别分析
脾虚血燥皮肤肥厚与血虚风燥皮肤肥厚:两者虽皆属虚证,但前者多因禀赋不足,脾失健运,蕴湿不化,郁而化燥,肌肤失养而发病,后者多因血虚化燥生风,郁于肌肤腠理之间,使皮肤失养而变肥厚。前者皮肤瘙痒明显,表面呈暗红色,一般有脱屑,有时可有渗出,舌质淡,舌体肥大。后者皮损瘙痒不定时,且皮损色淡,好发生在颈侧或头面,伴有心悸,气短等。脾虚血燥治宜健睥燥湿,养血润肤,常用方为健脾润肤汤加减;血虚风燥,治宜养血疏风,润肤止痒,常用方为养血润肤汤加减。
风湿蕴肤皮肤肥厚与气滞血瘀皮肤肥厚:两者皆属实证,但皮损表现各有差异。前者多因风湿之邪郁于肌肤,不得疏泄所致。其皮损呈斑块状,或融合成片,多发生于四肢,有阵发性剧痒。治宜祛风利湿止痒为主,常用全虫方加减。后者多因气血郁滞,凝滞于肌肤而发病。其皮损表现为色暗紫红,粗糙肥厚,多发生于容易压迫部位,舌质黯或有瘀斑,脉涩而不利。治宜舒肝理气,活血化瘀,常用活血润肤汤加减。
【文献别录】
《诸病源候论·摄领疮候》:“摄领疮,如癣之类,生于颈上痒痛,衣领拂着即剧,云是衣领揩所作,故名摄领疮也。”
《外科正宗·顽癣》:“牛皮癣,如牛项之皮,顽硬且坚,抓之如朽木。”
本页关键字:皮肤肥厚 脾虚血燥 血虚风燥 风湿蕴肤 气滞血瘀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大医精诚泽一方——记常州中医屠揆先
- 老百姓喜爱的“大白菜”还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 提踵颠足护肾腰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