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抽搐
【概念】
经行抽搐,是指妇女行经时发生肢体抽搐,经后自愈的症状。与月经周期无关的肢体抽搐不属本症讨论的范围。
【鉴别】
常见证候
血虚经行抽搐:经行肢体抽搐,程度较轻,伴有麻木,经后恢复正常,其月经量多,色淡,面色苍白,舌淡,脉细弱或细滑无力。
肝郁血虚经行抽搐:经期情绪激动,心中烦乱,睡眠不安,继而四肢抽搐,发作时间较长,发病后头晕乏力、肢软,大便多秘结,舌黯红或稍淡,苔少,脉细弦。
风痰经行抽搐:经期胸闷恶心,头晕目眩,继而四肢抽搐,不省人事,舌苔白腻或薄腻,脉弦滑。
鉴别分析
血虚经行抽搐与肝郁血虚经行抽搐:前者系因素体血虚,加以经期失血,肝血益虚,筋失所养所致;而后者则缘于忧思抑郁,肝气郁滞,郁久伤及阴血,以致筋脉失养,发生抽搐。辨证要点为:血虚经行抽搐,证见肢体抽搐,麻木,抽搐时间较短,并兼见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软无力等血虚的症状。治宜补养阴血,方用八珍汤加磁石、龙齿,经后服十全大补丸调摄。肝郁血虚,经行抽搐,一般在发病前多有神志的异常改变,如心中烦乱,睡眠不安等;发病时四肢抽搐,时间较长,发病后头晕、肢软,患者多有脏躁病史。治宜解郁疏肝,扶脾养血,方用甘麦大枣汤合逍遥散加枳实、丹参,经后用归脾丸调理。
风痰经行抽搐:多因素有风痰,经期正气较虚,风痰内扰,壅塞经络所致。证见经前胸闷恶心,头晕目眩,全身疲劳,继则四肢抽搐,不省人事,舌苔白腻,脉弦滑,治宜熄风涤痰,镇心开窍,方用定痫丸加胆星、清半夏、僵蚕、钩藤。
关于经行抽搐的辨证,一般而论,丽色苍白无华者,多属血虚证;素有忧恩抑郁,抽搐前神志有异常改变的,则多是肝郁血虚证;若抽搐前胸闷恶心,头晕头痛的为风痰证。治法总以少用温燥之品为宜,以免重伤阴血。
本页关键字:经行抽搐 肢体抽搐 血虚 肝郁血虚 风痰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大医精诚泽一方——记常州中医屠揆先
- 老百姓喜爱的“大白菜”还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 提踵颠足护肾腰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