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产的针灸治疗
滞产的针灸治疗取足太阴、手阳明经腧穴为主;针用或补或泻;穴取三阴交、合谷、至阴。
自分娩开始至宫口完全开张为第1产程,在此期间如果子宫收缩不能逐渐增强,使第1产程时间超过24小时,称为滞产,古称难产。西医的产力异常所致的难产可与本病互参。
[病因病机]
滞产多因产妇气血虚弱,胞宫收缩无力,或气滞血瘀所致。前者常因体质素虚,正气不足,或临盆过早,胞浆早破,耗伤气血所致;后者多因临产时过度紧张,或妊娠期间过度安逸,或临产时感受寒邪以致气机不利,血流不畅所致。
[辨证论治]
主症:临产浆水已下,胎儿久久不能娩出,若腹部阵痛减弱,坠胀不甚,下血量多,面色苍白,神疲气短,舌淡,脉沉细无力者,为气血虚弱;若腹痛剧烈,下血量少,精神紧张,胸脘胀闷,舌质黯红,脉沉实而疾数不匀者,为气滞血瘀。
分析:属气血虚弱者,神疲气短。舌淡苔薄,脉沉细无力为气血不足之象。属气滞血瘀者,气血运行受阻,胎儿欲娩不出故腹痛剧烈。瘀血内阻,血不归经故下血量少。气滞则胸脘胀闷,精神紧张。舌黯红脉沉实不均为气滞血瘀之象。
治则:理气、调血、下胎。
处方:取足太阴、手阳明经腧穴为主。针用或补或泻。穴取三阴交、合谷、至阴。
方义:三阴交乃脾经腧穴又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两穴相配补合谷,泻三阴交补气调血以致胎下;至阴引产下行,为催产之经验用穴。
随证选穴:气血虚弱加足三里,复溜;气滞血瘀加太冲,肩井。心悸气短加内关。
[其他疗法]
1. 耳针:腰椎、皮质下、内分泌、内生殖器。毫针刺,中等刺激,每隔3~5分钟捻转1次,每日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
2. 穴位注射:合谷、三阴交。用5%当归注射液,每穴注射0.5毫升,根据子宫收缩情况间隔15~30分钟重复1次。
本页关键字:滞产 滞产的针灸治疗 理气 调血 下胎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