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实痿的辨证论治
(1)湿热浸淫证
【主症】四肢或下肢痿软无力,甚至瘫痪,肢体灼热,得凉稍舒,或兼见微肿、麻木,胸脘痞闷,大汗或无汗,身热不扬,食少纳呆,面黄体困,首如裹,颜面虚浮,口干苦而黏,小便热赤涩痛,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证候分析】湿热郁蒸,浸淫筋脉,气血阻滞.肢体失养,故痿软无力,甚则瘫痪。湿邪浸渍肌肤,故见肢体困重,或微肿麻木,颜面虚浮。湿热郁蒸不解,则见但汗而身热不扬,肢体灼热,得凉稍舒。湿热滞塞胸膈,则见胸脘痞闷,甚则懊憹,食少纳呆,口干苦而黏。湿热下注则小便热赤涩痛。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均为湿热内蕴之征。
【治则】清热利湿,和营通络。
【处方】四妙散加减。
(2)肺胃燥热证
【主症】初起发热,或伴见恶风、恶寒,发热期或热退时突然出现四肢(或仅上肢、下肢)软弱无力,甚则瘫痪,渐致肌肉瘦削,皮肤干枯,烦渴引饮,咳嗽痰白或黄稠,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证候分析】温热燥邪侵犯太阴与‘阳明二经,则胃中水谷难以转化为精微,肺失敷布精微以灌溉周身之功能,肢体经筋肌肤失养,故见软弱无力,甚则完全瘫痪,渐致肌肉瘦削,皮毛干枯。热甚伤津,欲饮水以自救,故见烦渴引饮。热灼肺经,煎熬津液成痰,可见咳嗽痰白或黄稠。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燥,脉滑数,均乃肺胃有燥热实邪之象。
【治则】清热泻火,润燥养阴。
【处方】凉膈散合清燥救肺汤加减。
(3)外感寒湿证
【主症】初起常有恶寒发热症状,或起病前有冒雨涉水、露宿湿地之病史,四肢困重、酸痛,或见肢体拘挛,行动笨拙,乃至瘫痪,肢体不温,得热稍舒,颜面水肿或虚浮晦滞,腰脊酸楚,脘闷纳呆,泛恶欲吐,或有肌肤瘙痒、麻木,足跗微肿,女子带下,舌体胖大有齿痕,苔薄白腻,脉濡滑。
【证候分析】寒湿之邪乃从外感受而得,故常有冒雨涉水,露处湿地之病史和恶寒发热等外感症状;寒湿困阻阳气,筋脉遇寒则收,故见肢体拘挛、酸痛;寒湿浸渍肌肤,则四肢困重,行动笨拙,甚则瘫痪,且常伴肢体不温,肌肤瘙痒,麻木,得热稍舒等症状;阳气被困,气化不行,水道不利,故见颜面水肿或虚浮晦滞,足跗微肿;寒湿内困脾胃,则见脘闷纳呆,泛恶欲吐;湿邪下注则见女子带下;舌体胖大,边缘有齿痕,舌苔白腻,脉滑缓等均为寒湿内困之象。
【治则】温化寒湿,温通经络,温补脾肾。
【处方】薏苡仁汤加减。
(4)寒中背俞证
【主症】突感胸背、腰脊部麻木或疼痛,双下肢骤觉沉重麻木,继之痿软无力,难以举步,二便不能自解,可伴有恶寒、发热,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紧。
【证候分析】寒中背俞,督阳被困,故觉胸背及腰脊部麻木或疼痛;寒邪不解,循经下行,下肢诸阳经脉气不行,故见腰以下不能转侧,两下肢瘫痪,二便不能自解;寒邪卒中,阳气欲起而抗之,故可伴见恶寒、发热等状;寒邪侵及肌表,未入里化热,故见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紧。
【治则】温经散寒,通解督阳。
(5)水饮内渍证
【主症】身重无力,肢体浮肿,运动不能自如,行动极为困难,甚则出现吞咽困难,心悸气短,胸腹胀痛,大便稀溏或干结,小便短少,头痛目眩,眼睑青黑,舌体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弦。
【证候分析】水饮浸渍肌肉,阳气运行受阻而不达四肢百骸,故见身重乏力,肢体运动不能;饮邪溢于体表则肢体浮肿;水气凌心,心阳不宣,则见心悸气短;饮邪上泛,故头痛目眩;水饮内阻,则吞咽困难;胸腹胀痛,眼睑青黑,大便稀溏或干结,小便短少,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弦等均为内有水饮蓄积之征。
【治则】攻逐水饮,健脾益气。
【处方】十枣汤加减。
(6)痰热郁结证
【主症】四肢或双下肢软弱无力,或伴见灼热疼痛,头晕头痛,心悸失眠,心烦口苦,咳嗽痰黄,自汗不已,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证候分析】痰热郁结于经脉,血气不行.肢体失养而见软弱无力;不通则痛,故可伴见疼痛;痰热郁结于经筋肌肉,则觉肢体灼热;痰热上扰空窍,则头晕头痛;扰乱心神则见心悸、心烦、失眠;热迫汗出,故自汗不已;口苦、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弦滑数等均为内有痰热的表现。
【治则】燥湿化痰,清热除烦,和营通络。
【处方】温胆汤加减。
(7)瘀血阻络证
【主症】多于外伤后立即出现受伤肢体瘫痪,若为脊柱受伤,则见下半身或四肢瘫痪,二便失禁,或大便秘结,小便潴留,亦可见于产后,下肢逐渐无力、麻木,不知痫痒,足跗可见水肿、苍白,皮肤薄枯,继而肌肉瘦 薄,肌肤甲错,四肢不温,胸腰部或肌肤刺痛,舌质黯,或有瘀血斑点,脉沉细涩。
【证候分析】外伤后血气大振,血脉受损,脉络之经气阻绝不行,受伤 肢体骤然不得血脉以养,故很快出现伤肢痿瘫症状;若为脊柱受伤,则督 脉受损,诸阳经骤然松懈,故见下肢或四肢突然瘫痪,二便失禁,或大便 秘结,小便潴留等症;伤后及产后每有瘀血留存体内,若久留不去,既阻塞经络,致水谷精气不能布达濡养四肢肌肤,又妨碍新血化生而致血亏, 四肢骨骸不得血液荣养,则四肢逐渐麻木、瘦削、皮肤薄枯;瘀血不除,故有肌肤甲错、四肢不温、胸腰部或肌肤刺痛、舌有瘀点、脉沉细涩等证象。瘀血阻络型瘫痪,因外伤所致者,病情较重;产后或久病瘀血停着者,病情较轻,且伴有局部肌肤刺痛,其瘫痪常按不同阶段而呈现肢体弛纵或拘挛,如迁延3年以上则往往难以恢复。
【治则】活血化瘀,通经活络。
【处方】桃红四物汤化裁。
(8)脾虚肝风证
【主症】面色青暗无光,头晕目眩,四肢瘦削,痿软无力,走路呈鸭步状摇摆不稳,常易跌跤,伴性情易怒。脉弦细无力或弛缓,舌淡苔薄白或薄黄。
【证候分析】《内经》病机十九条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风内动则见行走摇摆不稳易跌跤;肝气急则性情急躁易怒;青为肝主本色,故见面色青暗无光;肝风上扰,则头晕目眩;弦为肝脉。脾虚则见四肢瘦削、痿软无力,舌淡脉细无力等证。
【治则】平肝熄风,抑木扶土,疏风通络。
【处方】疏风复肌汤。
(9)肝郁不调证
【主症】患者平素心情郁闷,在特定环境中,每易遇外界刺激而突发肢体瘫痪无力.不能行走,甚者可有精神恍惚、言语癫乱症状,常伴有胸胁胀满,纳呆暖气,口苦,女性可有月经不调,痛经,脉弦或弦细,舌红苔薄白或白腻。
【证候分析】患者平素常心境不开,对某些事或人心存芥蒂,久郁肝气不畅,失于条达,一旦在特定环境中受到刺激,则气机愈发郁结难解,以致经气一时受阻,故突然出现肢体无力,甚则完全瘫痪不能自动;若刺激过强,可导致气机逆乱,故见精神恍惚、言语癫乱;肝郁不调,故患者平时多有胸胁胀痛、纳呆、暖气、心绪郁闷,女性可有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脉弦,舌红苔薄白或白腻亦为肝郁之象。
【治则】疏肝解郁,理气和脾,养血舒筋。
【处方】逍遥散合四物汤加减。
(10)风痰阻络证
【主症】感冒发热后出现神情异常(如精神呆钝、痴笑等),嗜睡、半身肢体痿软无力,不能行动,言语謇涩,或无感冒病史而于神志过激、过度兴奋激动后出现上述症状,甚则口眼歪斜,口角时流涎沫,苔白腻,舌质偏黯,有瘀点,脉弦涩。
【证候分析】感冒发热,为外感风邪所致;情志过激,每易引发内风。无论外风或内风,若其人体内宿有痰积,则皆可受风邪引动,风痰所合,袭居脑间,则清阳受阻,神明无主,故而可见神情呆钝、痴笑、嗜睡;若流于经络,阻碍经脉血气畅行,经筋失养,则见患侧肢体瘫痪,言语不利,口眼歪斜;风痰壅盛,则口角时流涎沫,痰邪留而不去,则每易致瘀,故可见苔白腻质黯有瘀点,脉弦涩之舌脉证象。
【治则】祛风化痰,活血行瘀,舒筋活络。
【处方】牵正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11)食积不化证
【主症】暴饮暴食后突然四肢瘫软,无力行步,常伴胸闷腹胀、嗳腐吞酸,甚则胃脘胀痛,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
【证候分析】暴饮暴食,中伤脾胃,脾胃不能腐熟水谷,行气化液,升清布精,则水谷精气化生无源,加之中州壅滞,精清谷气骤然不能上输于5市以布达营养周身,故见暴饮暴食后突发四肢瘫痪;浊气不降则见胸闷腹胀,胃脘胀痛,嗳腐吞酸,甚则呕吐未消化食物;吐后壅滞得减,故觉轻松;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等亦为胃内有食积所致。
【治则】消食导滞,升清降浊。
【处方】保和丸合小承气汤加减。
本页关键字:成人实痿 辨证论治 湿热浸淫 肺胃燥热 外感寒湿 水饮内渍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症因脉治》首辨外感痿与内伤痿 下一篇:成人实痿的病因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