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派是经验升华为理论的桥梁
在长期实践中由感悟总结出来的具有一定规律和特色的经验,对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医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医理论具有提炼、总结作用,是中医零金碎玉的经验升华为理论的桥梁。
中医学理论体系源于生活及临床实践。通过细致的观察、系统的归纳及在一定方法指导下的分析、推理,进而得出相应的认知结论。而由于观察、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造成了经验多样、学说纷呈、流派林立。这种现象一方面可以不断丰富、完善中医理论体系,但另一方面也会由于认知标准不统一、缺乏客观性,造成认识理解的混乱、学习传承的困难。分析中医学的经验、流派与理论的关系,对正确认识、准确把握中医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经验的积累是流派形成前提
在长期实践中由感悟总结出来的具有一定规律和特色的经验,对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受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及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制约,中医学在认识人体生命活动时,司外揣内与取象比类的东方哲学思维起了关键性作用。
司外揣内又称“以表知里”,即如《灵枢·本藏》言:“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由于认识到人体的内部和外部,相互间有着密切联系,内在的变化一定会通过某种方式在外部表现出来,因而通过对人体外部现象的观察,形成感性认识,发现并归纳生命状态的本质属性与外在现象的固定联系,形成概念,并由此推测出未知的生命状态,完成由现象把握本质、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取象比类指运用带有感性、形象、直观的符号表达抽象意义,通过类比、象征方式把握对象世界联系的思维方法。关于“象”,《周易·系辞传》说:“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见乃谓之象”。具体来说,就是在思维过程中以“象”为工具,以认识、领悟、模拟客体为目的,按象同类同的原则,由一般到个别,从已知推导未知,以类万物的演绎方法。五行学说即是这种方法的具体体现。
司外揣内与取象比类的思维模式为认识人体提供了丰富的联想空间。在分析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方药时,由于受医者本人学识水平、认识角度、文化背景、学术环境、风土人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大量采用比喻、形容、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述的又颇具个体主观感受色彩的内容。如《素问·灵兰秘典论》的“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濒湖脉诀》中的“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温病条辨》中的“治上焦如羽,治中焦如衡,治下焦如权”等。其实,这些观点在未形成理论之前均属于经验认知。
经验是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的一种体验心得。由于缺乏对客体认识明晰、一致的标准,就导致了中医学经验的“高产”现象。独具特色的理论与临床经验的积累,是学术流派形成的重要前提。这些经验表现在方方面面,充斥于诊疗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诊疗过程中的规律性,都是经过长期、大量的临床观察、反复验证得来的,因而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中医流派的产生与影响
当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提出相应的观点或学说,并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影响,出现了一批同道或追随者,这就是学术流派。换言之,成为一个学术流派一般应具备代表性人物、代表性观点及代表性著作三要素。
中医流派的产生
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学术流派层出不穷。但一般认为,中医学派的真正形成肇始于金元时期以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与朱丹溪为代表的四大流派,其依据是“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医者的习医经历、地域风习及社会、时代背景等有关。
师承是流派产生的决定性因素。从整体上说,中国古代医学教育是一种师承教育,即家传和师徒传授。这种传承方式决定了弟子通常是终生只接受某一师长的指导和教育,进而也就决定了弟子的学习内容、研究特点和发展方向。如刘完素门下的弟子,自然而然地是研究火热论者;而张元素门下的弟子,则必定重视脏腑病机学说。不仅直接门人,即使是私淑或遥从者,也莫不如此。如薛己、孙一奎、赵献可、张介宾等,虽然不是张元素、李东垣的直接门人,但私淑其学,研究内容也是一致的,所不同的仅是在研究角度、层次上发生了变化。由师长提出某种学说,众多的弟子接受、坚持和奉行这种学说,这样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以师长为奠基人和核心的医学流派。
所处社会与时代背景对医者研究方向的确立、学说的提出及医派的形成也有着重要影响。如伤寒学、温病学及补土派的产生都与当时的疫病流行、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情况有密切关系,因而也就有“乱世兴医”的说法。
受交往、交流条件的限制及地域风习的影响,一些学术流派常传播于一隅,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如新安医派、江浙或三吴医派、岭南医派、海派等。
中医流派的作用与影响
流派在中医学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医流派通过著书立说与学术争鸣促进中医学的传播。一个医学流派要被大家接受,首先是要让人了解其学术观点,这就需要通过著书立说以扩大影响。随着各种学说的传播,医学流派间学术争鸣也因之兴起。因有捍卫和发扬光大自身学术观点的需要,这种争鸣使得各派都有内在动力,着力深化研究,进而又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是推动了医学流派的内部分化,如金元时期的河间学派分化出了以张从正为代表的攻邪学派和以朱丹溪为代表的滋阴学派;又如伤寒学派发展到明清时期,分化出了以方有执、喻嘉言为代表的错简重订派,以张卿子、张志聪为代表的维护旧论派和以柯琴为代表的辨证论治派;二是在外部对立中都要力陈己见,想方设法说服对方。但实际的结果是,由于各派观点都有其实践依据,又每每在争论中互补,因而争论的结果,往往不是孰是孰非、谁对谁错,而是使相关内容与观点愈辨愈深,愈争愈明。
中医流派的发展有利于中医人才培养。中医学师承为主体的教育体制促成了众多医学流派,同时也在医学流派形成过程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医学人才,因此说医学流派本身就是培养医学人才的教育单位。每个学派都有德高望重、博学多识的导师,如河间学派的刘完素、易水学派的张元素、丹溪学派的朱丹溪等人,都培养了众多的弟子,且在后来大多成了中医学界的重要人物。
中医流派对理论的升华
任何经验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且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众多的经验充实、完善了中医学,促进了学术发展,因而应当加以深入研究,传承光大。另一方面,经验都有一定的主观性,难免狭隘或片面,又制约着其推广应用,并因于思维定式的形成而影响中医学术的提高,因而对经验的过分倚重也不可取,经验还必须上升到理论层面。理论是对某种经验现象或事实的科学界说和系统解释,是由一系列特定的以及对这些概念、原理(命题)严密论证组成的知识体系,其形成是科学抽象的结果。
中医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医理论具有提炼、总结作用,是中医零金碎玉的经验升华为理论的桥梁。一个医学流派从学术观点的提出到学说的建立,都经历了漫长过程,能自成一家全在于其能发挥开拓新领域、填补旧空白的作用。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每一个医学流派概莫能外,如金元时期的河间学派,在医学界伤寒六经理论一统天下的情况下,大胆突破六经藩篱,提出了“六气皆能化火”“五志过极皆为热说”的新观点。再如,易水学派提出的脏腑病机学说和脾胃学说;攻邪学派提出的“病由邪生,攻邪已病”的学术观点;丹溪学派重视滋阴降火的相火学说等,都具有原创性的特点。而随着新学说的不断创立,医学流派的陆续涌现,中医学的理论也得到了补充与完善,不断向前发展。
本页关键字:中医流派 经验升华 中医学理论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浙派中医对中医发展的“十大贡献” 下一篇:少林伤科的源流与诊治、方药特色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
- 中医肿瘤的发病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