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医文化 --> 中医流派 --> 燕京赵氏皮科流派的学术特点及特色疗法介绍

燕京赵氏皮科流派的学术特点及特色疗法介绍

近50余年来,燕京赵氏皮科流派发表和出版了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对燕京赵氏皮科流派的治学思想、皮肤病辨证理论、用药经验、特色疗法及经验方临床应用等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探讨。

赵炳南教授

赵炳南教授(1899-1984)是我国中医外科学界的泰斗,现代中医皮肤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燕京中医皮外科四大家之一,誉满全国,为发展中医皮肤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赵炳南教授勤研中医经典著作,在广泛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证实践,在诊治皮肤科疾病的理法方药方面有许多创新:创立了中医皮肤科疾病辨证论治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湿滞”、“顽湿”、“血燥”等学说;研发了拔膏、薰药、黑布药膏等独特疗法;创制出115个疗效显著的经方。赵炳南学术的传承者众多,许多已成为我国著名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大家。

一、重视整体,首辨阴阳

赵炳南教授非常重视疾病的整体观念,常说“皮肤疮疡虽形于外,而实发于内。没有内乱,不得外患”。认为阴阳之平衡,卫气营血之调和,脏腑经络之通畅,与病损变化息息相关。辨证当首辨阴阳,赵炳南教授根据众多病案,证实皮肤病的发病系阴阳不调,气血失和所致,故投以调和阴阳、调和气血的药物,每投辄效。

二、夯实理论,勤于临床

赵炳南教授通晓中医经典,对他影响最大的当属清代王洪绪所著《外科证治全生集》和清代吴谦等编著的《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赵炳南教授能从古代医书中取其精华,融会贯通,颇多见解,更有创新。

三、找准病机,从“湿”入手

在众多的致病因素中,赵炳南教授认为“湿”与许多皮肤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赵炳南生前常谓:“善治湿者,当可谓善治皮肤病之半。”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有些言过其实,但仔细体会,却能悟出不少道理来。

四、从血论治,攻逐顽疾

赵炳南教授提出“血热是机体和体质的内在因素,是银屑病发病的主要根据。”

五、经验提炼,系列方药

赵炳南创制的内服经验方涵盖多个方面。其中形成系列的有散风系列方、凉血系列方、解毒系列方、除湿系列方、活血系列方等。

六、三大疗法,独树一帜

1.薰药疗法:

症薰药方:除湿祛风、杀虫止痒。

油薰药方:软坚润肤、杀虫止痒。⑶回阳薰药:回阳生肌、益气养血。

2.拔膏疗法:是赵炳南教授在1958年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吸收了前人的经验,在传统黑膏药的基础上不断摸索和改进,逐步形成的一种皮科外治方法。

3.黑布疗法:是赵炳南教授在行医过程中收集的一个民间有效祖传秘方,用于治疗“背痈”等化脓性疾病。无论面积大小,疮面浅深,治愈后瘢痕很小。

七、特色外治,多元结合

赵炳南在外用药剂方面研究颇深,独树一帜。赵炳南教授为了更好地提高皮肤病临床疗效,针对不同的皮肤病,运用的外用药剂型亦有多种。除前面讲到的特色疗法外,还有散剂、软膏剂、药油、浸剂、洗剂、药捻、熏药、硬膏等外用药剂型。

八、药力精专,灵活使用

赵炳南教授善用清热解毒药、对药、组药、引经药。

赵炳南常用组药

调和阴阳:天仙藤鸡血藤首乌藤钩藤

润肤止痒:黑芝麻、胡麻仁、郁李仁

补中益气:黄芪黄精党参太子参、佛手参、红/白人参

养阴凉血清热:南北沙参、耳环石斛、生地炭、双花炭、麦冬天冬、黑元参。

活血破瘀:三棱莪术、鬼箭羽。

清心火:莲子心、连翘心、栀子仁。

养阴益肾,引火归原:枸杞子、菟丝子女贞子车前子覆盆子肉桂

消肿利水:葫芦、仙人头、水葱、车前子。

除湿健脾:生白术、生薏苡仁、生扁豆、生芡实、生黄柏、生枳壳

健脾燥湿:炒白术、炒薏苡仁、炒扁豆、炒芡实、炒黄柏、炒枳壳。

近50余年来,燕京赵氏皮科流派发表和出版了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对燕京赵氏皮科流派的治学思想、皮肤病辨证理论、用药经验、特色疗法及经验方临床应用等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探讨。已逐步形成了燕京赵氏皮科流派的学术特点与稳定的学术传承方向和团队。去年已在全国东西南北中不同区域设立五家流派传承工作站,希望本流派的学术经验与特色技法能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并得以验证。

本页关键字:燕京赵氏皮科流派  赵炳南教授  湿滞  顽湿  血燥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学术特色与传承发展        下一篇:浙派中医本草学派

>> 返回中医流派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