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常识 --> 中药基础 --> 茯苓全身的医药价值

茯苓全身的医药价值

茯苓在加工时将菌核内部的白色切成薄片或是小块,为白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肺、肾经。功能健脾安神、利水渗湿。临床上常用于小便不利、水肿及痰饮等水湿证、脾虚证等。

1、茯苓

茯苓在加工时将菌核内部的白色切成薄片或是小块,为白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肺、肾经。功能健脾安神、利水渗湿。临床上常用于小便不利、水肿及痰饮等水湿证、脾虚证等。《本草纲目》:“……逐水缓脾,生津导气,平火止泄,除虚热,开腠理。泻膀胱,益脾胃,治肾积奔豚。”

2、赤茯苓

皮层下的赤色部分为赤茯苓。味甘,性平,入心、脾、胃、肺、肾经。本品长于宁心安神、利窍行水、清利湿热,专泻心、小肠、膀胱之湿热,用于治疗心烦不宁、小便短赤、淋漓不畅、泻痢。陶弘景曰:“茯苓,白色者补,赤色者利。”

3、茯苓皮

菌核外皮部为茯苓皮,味甘淡,性平,功效利水消肿。《中国医学大辞典》谓:“茯苓行水而不耗气,胜似大腹皮。”

4、茯神

茯神木为茯苓菌核中间的松根,性甘,味平,有平肝安神之功。用于惊悸健忘、中风不语,脚气、转筋。《本草纲目》云:“神木主治:偏风,口面㖞斜,毒风,筋挛不语,心神惊掣,虚而健忘,治脚气痹痛,诸筋牵缩。”

5、茯神

带有松根即茯神木的白色部分,切成方形薄片,即为茯神,亦称抱木。茯神载于《名医别录》,茯神甘淡,性平,入心、脾经。功能宁心、安神、利水。治心虚惊悸、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本草经疏》云:“茯神抱木心而生,以此别于茯苓。《别录》谓茯神平,其气味与性应是茯苓一体,茯苓入脾肾之用多,茯神入心之用多。”

本页关键字:茯苓全身医药价  茯苓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奇特的九对同物对药        下一篇:桑的药用功效源于自然属性

>> 返回中药基础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