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毛菜
【出处】出自《河北中药手册》
【拼音名】Zhū Máo Cài
【别名】扎蓬棵、刺蓬、三叉明棵、猪毛缨、叉明棵、猴子毛、蓬子菜、乍蓬棵子
【来源】
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猪毛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sola collina [S.chinensi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开花时割取全草,晒干,除去泥沙,打成捆,备用。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100cm。茎自基部分枝,枝互生,淡绿色,有红紫色条纹,生稀疏的短硬毛。叶片丝状圆柱形,长2-5cm,宽0.5-1.5mm,生短硬毛,先端有硬针刺,基部边缘膜质,稍扩展而下延。花序穗状,生枝条上部;苞片宽卵形,先端有硬针刺;小苞片2,狭披针形,比花被长,苞片及小苞片与花序轴紧贴;花被片5,膜质,披针形,长约2mm,结果时自背面中上部生鸡冠状突起;花被片在突起以上部分近革质,花药短圆形,顶部无附属物;柱头丝形,长为花柱的1.5-2倍。胞果倒卵形,果皮膜质。种子横生或斜生,直径约1.5mm,先端平。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村边、路旁、荒地戈壁滩和含盐碱的沙质土壤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及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 全草黄白色。叶多破碎,完整叶片丝状圆柱形,长2-5cm,宽0.5-1mm,先端有硬针刺。花序穗状,着生于枝上部,苞片硬,卵形,顶部延伸成刺尖,边缘膜质,背部有白色隆脊;花被片先端向中央折曲,紧贴果实,在中央聚成小圆锥体。种子直径约1.5mm,先端平。
显微鉴别 本品花粉粒,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花粉粒直径1.4-19.9μm,圆形,轮廓线波浪状。孔36-44个,孔径1.15-2.77μm,孔间距离2.26-2.99μm。孔具膜,膜上小刺10-28个。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5g,用氨水润湿,氯仿20ml浸泡过夜,滤过。滤液挥去氯仿,以1%盐酸2ml溶解,放入试管中,滴加改良碘化铋钾试液,立即产生红棕色沉淀。(检查生物碱)
【化学成份】全草含蔗糖(sucrose),D-葡萄糖(D-glucose),D-果糖(D-fructose),内消旋肌醇(myo-inositol),D-甘露醇(D-mannitol),葡萄糖和果糖的乙酯[1],甾醇糖甙(sterol glycosides),三甲铵己内盐(glycine betaine)和生物碱(alkaloid)[2]。地上部大经分析含豆甾醇(stigma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胆甾醇(chole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3],还含水仙甙(narcissin),异鼠李素(isorhamnetin),小麦黄素(tricin),小麦黄素-7-O-β-D-吡喃葡萄糖甙贰(tricin-7-O-β-D-glucopyranoside),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甙(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甙(isorhamnetin-3-O-β-D-glucopyranoside)[4]。
【药理作用】
1.刺蓬 煎剂或乙醇浸液1.32g/只给兔静脉注射,有降压作用,但乙醇浸液的降压作用时间较煎剂长;煎剂每日10g/kg给兔灌胃连续1周,未中毒现象。
2.猪毛菜:2.1.降压作用 乙醇提取液4g/kg给慢性实验性高血压的狗灌胃,有较好的降压作用;水浸膏0.5g/kg给麻醉兔、猫、猎等动物静脉注射均有降压作用,且剂量增加时其降压程度亦增加。本品能抑制由于阻断颈总动脉及刺激坐骨神经向中端而致的升压反射,并可使带神经的离体兔耳血管产生反向性扩张。因而变为猪毛菜的降压作用可能是由于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及交感社以中枢所致。
2.2.镇静作用:水浸剂5-10g/kg皮下注射,可减速少小鼠的自发活动, 20g/kg皮下注射,能延长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睡眠时间;5-10g/kg皮下注射可加速小鼠阳性条件反射的消退,20g/kg时可使条件反射显着抑制。
2.3.水浸剂小鼠皮下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56g/kg,兔以80g/kg水浸剂灌胃则引起死亡。
【毒性】毒性小白鼠皮下注射猪毛
本页关键字:猪毛菜 高血压病 多病 眩晕 失眠 肠燥便秘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