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蓟
【出处】《本章经集注》
【拼音名】Xiǎo Jì
【别名】猫蓟(陶弘景),青刺蓟、千针草(《本草图经》),刺蓟菜(《救荒本草》),刺儿菜(《纲目抬遗》),青青菜、萋萋菜、枪刀菜(《医学衷中参西录》),野红花(《分类草药性》),刺角菜、木刺艾、刺杆菜、刺刺芽、刺杀草(《江苏植药志》),荠荠毛(《山东中药》),小恶鸡婆、刺萝卜(《四川中药志》),小蓟姆、刺儿草、牛戳刺,刺尖头草(《上海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小蓟的全草或根。夏、秋两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具长匍甸根。茎直立,高约50厘米,稍被蛛丝状绵毛。基生叶花期枯萎;茎生叶互生,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2.5厘米,两面均被蛛丝状绵毛,全缘或有波状疏锯齿,齿端钝而有刺,边缘具黄褐色伏生倒刺状牙齿,先端尖或钝,基部狭窄或钝圆,无柄。雌雄异株,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或枝端;总苞钟状,苞片5裂,疏被绵毛,外列苞片极短,卵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顶端有刺,内列的呈披针状线形,较长,先端稍宽大,干膜质;花冠紫红色;雄花冠细管状,长达2.5厘米,5裂,花冠管部较上部管檐长约2倍,雄蕊5,聚药,雌蕊不育,花柱不伸出花冠外;雌花花冠细管状,长达2.8厘米,花冠管部较上部管檐长约4倍,子房下位,花柱细长,伸出花冠管之外。瘦果长椭圆形,无毛,冠毛羽毛状,淡褐色,在果热时稍较花冠长或与之等长。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均产。
【性状】
①干燥全草的茎圆柱状,常折断,直径2~3毫米,微带紫棕色,表面有柔毛及纵棱;质硬,断面纤维状,中空。叶片多破碎不全,皱缩而卷曲,暗黄绿色,两面均有白色丝状毛,全缘或微波状,有金黄色的针刺。头状花序顶生,总苞钟状,苞片黄绿色,5~6列,线形至披针形,花冠有时已不存,冠毛羽毛状。气弱,味甘。
②干燥根呈长圆柱状,下部渐细:顶端直径3~7毫米,表面土棕色,有纵棱,着生多数细长须根。质硬,断面纤维性。
一般用全草,青海地区则用根及茎。考诸古代本草书籍多用根。
【炮制】小蓟:拣净杂质,去根,水洗润透,切段,晒干。小蓟炭:取净小蓟,置锅内用武火炒至七成变黑色,但须存性,过铁丝筛,喷洒清水,取出,晒干。
【性味】
甘,凉。
①《日华子本草》:凉,无毒。
②《本草汇言》:味甘微苦,气寒,无毒。
【归经】
入肝、脾经。
①《本草通玄》:入脾、肝二经。
②《本草新编》:入肺、脾二经。
【功能主治】
凉血,祛瘀,止血。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血崩,急性传染性肝炎,创伤出血,疔疮,痈毒。
①《食疗本草》:取菜煮食之,除风热。根,主崩中,又女子月候伤过,捣汁半升服之。金疮血不止,挼叶封之。夏月热,烦闷不止,捣叶取汁半升服之。
②《本草拾遗》:破宿血,止新血,暴下血,血痢(’痢’一作’崩’),金疮出血,呕吐等,绞取汁温服;作煎和糖,合金疮及蜘蛛蛇蝎毒,服之亦佳。
③《日华子本草》:根,治热毒风并胸脯烦闷,开胃下食,退热,补虚损。苗,去烦热,生研汁服。
④《本草图经》:生捣根绞汁服,以止吐血,衄血、下血。
⑤《纲目拾遗》:’清火疏风豁痰,解一切疔疮痈疽肿毒。
⑥《分类草药性》:治血淋胀痛,跌打损伤,红崩,白带。
⑦《上海常用中草药》:清热,止血,降压,散瘀消肿。治各种出血症,高血压,黄疸,肝炎,肾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鲜者1~2两);捣汁或研末。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注意】
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
①《品汇精要》:忌犯铁器。
②《本草经疏》:不利于胃弱泄泻及血虚极、脾胃弱不思饮食之证。
③《本草汇言》:不利于气虚。
【附方】
①治心热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