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荑
【出处】《本经》
【拼音名】Wú Yí
【别名】殿蓎(《本经》),无夷(《尔雅》郭璞注),芜荑仁(《千金方》),山榆子(《千金·食治》),山榆仁(《本草拾遗》),白芜荑(《圣惠方》),大果榆糊(《药材学》)。
【来源】为榆科植物大果榆的果实的加工品。
【原形态】
大果榆,又名:无姑(《尔雅》),山粉榆(《说文》),山榆(《广雅》),姑榆(《尔雅》郭璞注),迸榆、黄榆、扁榆、毛榆、柳榆。
落叶小乔木或灌木状,高15~30米。大枝斜向,开展,小枝淡黄褐色或带淡红褐色,有粗毛,枝上常有发达的木栓质翅。叶互生;叶柄长2~6毫米,密生短柔毛;叶片阔倒卵形,长5~9厘米,宽4~5厘米,先端突尖,基部狭,两边不对称或浅心形,边缘具钝单锯齿或重锯齿,两面粗糙,有粗毛。花5~9朵簇生,先叶开放;花大,长达15毫米,两性,花被4~5裂,绿色;雄蕊与花被片同数,花药大,带黄玫瑰色;雌蕊1,绿色,柱头2裂。翅果大形,倒卵形成近卵形,长2.5~3.5厘米,宽2~3厘米,全部有毛,有短柄。种子位于翅果中部。花期春季。
【生境分布】生长于山地、山麓及岩石地。分布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等地。主产山西、河北。东北各地亦产。
【制法】夏季当大果榆的果实成熟时采下,晒干,搓去膜翅,取出种子。将种子55斤浸入水中,待发酵后,加入家榆树皮面10斤,红土30斤,菊花末5斤,加适量温开水混合均匀,如糊状,放板上摊平约四分厚,切约2寸方块晒干,即为成品。亦可在农历4~5月采实取仁。用种子60%、异叶败酱20%,家榆树皮10%,灶心土10%,混合制成扁平方形,置于日光下晒干即成。
【性状】呈方块状,表面褐黄色,有多数小孔.体轻质松脆。断面黄黑色,易成鳞片状剥离。气特臭,味微酸涩。
【药理作用】
①驱虫作用
芜荑醇浸提取物在体外对猪蛔虫、蚯蚓、蚂蝗皆有显著治虫效力;以乙醚提取的挥发油,予兔口服1克/公斤未见毒性。用于感染肺吸虫的猫,口服10%芜荑煎液24毫升/公斤/日,未见治疗效果,且有一猫在疗程结束后五天死亡,可能是量大中毒所致。
②抗真菌作用
芜荑浸液(1:2)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等12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性味】
苦辛,温。
①《本经》:味辛,平。
②《药性论》:味苦辛。
③《海药本草》:味辛,温,无毒。
【归经】
入脾、胃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二经。
②《玉楸药解》:入厥阴肝经。
③《要药分剂》:入脾、胃二经。
④《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经。
【功能主治】
杀虫,消积。治虫积腹痛。小儿疳泻、冷痢,疥癣,恶疮。
①《本经》:主五内邪气,散皮肤骨节中淫淫温行毒,去三虫,化食。
②《别录》:逐寸白,散肠中嗢嗢喘息。
③《药性论》:能主积冷气,心腹癥痛,除肌肤节中风淫淫如虫行。
④孟诜:治热疮,捣和猪脂涂。又和白蜜治湿癣。和沙牛酪疗一切疮。长食治五痔。
⑤《食疗本草》:散腹中气痛。又和马酪可治癣。又杀中恶虫毒。
⑥《海药本草》:治冷痢心气,杀虫止痛。又治妇人子宫风虚,孩子疳泻。
⑦《日华子本草》:治肠风痔漏,恶疮疥癣。
⑧《医林纂要》:泻肺法风湿,燥脾消寒食,治疸黄,杀虫去蛔。
⑨《中国药植图鉴》:祛痰利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注意】
脾胃虚弱者慎服,
①《海药本草》:得诃子、豆蔻良。
②《本草从新》:脾胃虚者,虽有积,勿概投。
③《得配本草》:脾、肺燥热者禁用。
【附方】
①治脾胃有虫,食即痛,面黄五色,疼痛无时:芜荑仁二两,和面炒令黄色,为末,非时,米饮调二钱匕。(《千金方》)
②治大人小儿蛔痛,大痛不可
本页关键字:芜荑 小儿疳泻 冷痢 疥癣 恶疮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