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词典 --> 中药词典H --> 花苜蓿

花苜蓿

花苜蓿用于清热解毒;止咳;止血。主治发热;咳嗽;痢疾;外伤出血。

【出处】出自《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拼音名】Huā Mù Xu

【英文名】Herb of Russian Fenugreek

【别名】奇尔克、纳林-胡岑格、布斯项、扁豆子,野苜蓿。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花苜蓿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gonella ruthenica L.[Medicago ruthenica Ledeb.]

采收和储藏:6-7月采收全草,洗净,除去残叶、须根,晾干。

【原形态】花苜蓿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主根粗壮。茎上升或直立,四棱形,有白色柔毛。三出复叶;顶生小叶片卵形、狭卵形或倒卵形,长5-12mm,宽3-7mm;先端圆形或截形,微凹或有小尖头,边缘有锯齿,侧生小叶较小,叶柄长约5mm,有白色柔毛;托叶披针形,基部具牙齿或裂片,有伏毛。总状花序胶生,长12-20mm,有花3-8朵,花小,花梗短,约1mm;花萼钟状,长约3mm,萼齿三角形,被白柔毛,花冠蝶形,黄色,具紫纹,旗瓣长圆状倒卵形,先端微缺,翼瓣近长圆形,朱端圆而宽,基部具长爪和耳,龙骨瓣较短;雄蕊二体。荚果扁平,长圆形,长7-10mm,宽约5mm,表面有网纹,顶部有弯曲的短喙。种子2-6颗,黄褐色。花期7-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沙地、渠边、路旁、田埂、山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四川。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20-80cm。主根粗壮,须根多已除去。茎多分枝,具四棱,有稀疏的类白色短柔毛。三出复叶;托叶披针形,基部有牙齿或裂片,有伏毛;小叶3,多皱缩或脱落,完整者展平后呈倒卵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长0.5-1.5cm,宽1.5-4mm,边缘具锯齿,叶脉明显,有短柄。气微,味淡。

【性味】苦;寒

【归经】肝;肺;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止血。主治发热;咳嗽;痢疾;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熬膏涂。

【各家论述】《青藏高原药物图鉴》:退烧,消炎,止血。内服治肺热咳嗽,赤痢。外用消炎,止血。

【摘录】《中华本草》

本页关键字:花苜蓿  发热  咳嗽  痢疾  奇尔克  纳林-胡岑格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花苜蓿        下一篇:荷包牡丹根

>> 返回中药词典H页面    >> 返回首页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