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冀:聚光灯下常怀赤子之心
“以心为灯,他们是生命的守护天使。以爱为铭,他们是健康的忠诚卫士。他们有救济苍生的情怀,有厚德济世的境界。他们用仁心仁术呵护生命,用高尚医德泽被杏林。”3月18日,2018寻找最美医生大型公益颁奖活动在央视播出,国医大师陈可冀院士荣获“最美医生”称号。
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到荣获中国中西医结合终身成就奖、“最美医生”称号……聚光灯下的陈可冀始终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为患者不遗余力,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奔走呼吁。
“这份荣誉不是属于我一人的,而是属于全体医务工作者的。医者仁心,一方一药都关乎患者生命健康,我不能停下脚步,未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面对新的荣誉,陈可冀仍然云淡风轻。
以患者心为心
年近90的陈可冀,从医70年,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临床治疗和研究工作超过50年,是我国中西医结合的奠基者及开拓者。然而诊室里的他,却更像是邻家慈祥和蔼的老爷爷。
“你看,煎药的方法,我都写在这里了,你煎药前一定要看!”“吃药期间一定要忌口,药也不要中断,有什么问题记得来找我!”这些略显啰嗦的嘱咐,在陈可冀的诊室里经常出现。对于患者的问题,陈可冀也总是不厌其烦,一一解答。患者有困难,他也尽心尽力,想办法帮忙解决。
“中医看的不仅是人患的病,更是患病的人。”在陈可冀看来,要为患者解除病痛,一方面要认清疾病,诊疗得当;另一方面还要将患者视为有思想、有情感的社会人。“治病和关怀并行,才能做到标本兼治。”
陈可冀的患者中,有一个外卖小哥,靠自己一人工资供养家中两个孩子,生活十分拮据。陈可冀了解情况后,便在诊治中想方设法为他省钱,替他减轻负担。还有一位老年患者,因为跟儿媳关系不好,情绪低落,痼疾久久不愈。陈可冀便将他的家属也叫到跟前,细心开导……
“他很贴心,百问不厌,好像我们的亲人一样”“希望他长命百岁”……凭借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陈可冀赢得了患者的信赖和赞誉。在陈可冀心里,患者也是他剪不断的牵挂。
“‘治心何日能忘我,操术随时可误人’,这是我老师岳美中教授的座右铭,这句话我时刻记在心上。”陈可冀的心愿,就是服务更多患者,“我还要坚持,还要加倍努力,争取活到100岁,看更多的患者,治更多的病。”
搭建中西医结合桥梁
1956年初春,26岁的陈可冀从南方小城出发,前往北京,踏上西学中之路。这条路陈可冀一走就是一生。
1970年,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全国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对冠心病的防治研究。一年后,由北京十多家医院研究力量组成的北京地区防治冠心病协作组成立。陈可冀与郭士魁教授一起,带着自己的团队融入其中。
20世纪80年代初期,陈可冀发现中国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患者开始增多,便尝试把中医的活血化瘀思路运用到冠心病治疗中。在继承名老中医专家治疗心绞痛经验的基础上,陈可冀创新性地提出辨寒热虚实、本虚标实状态的研究思路,倡导“三通”和“两补”治疗心绞痛的临证思想,并应用于临床。
一草一木、一花一茎,在陈可冀手上,传统中医药开始与现代医学结合,中西医结合的优势逐步彰显。
陈可冀用活血化瘀的方式,让冠心病诊治有效率从以往的70%提升到88%左右,把无数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陈可冀对活血化瘀方药抗血小板凝集、保护血管内皮、改善微循环等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开展了国内第一个中医药临床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证实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冠心病具有确切疗效。此外,陈可冀还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难题,选择经典活血化瘀方剂——血府逐瘀汤及其简化方,进行中药干预再狭窄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为介入后再狭窄这一世界难题开辟了新的中医药防治途径。
陈可冀对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的一系列研究,于2001年、2003年及2014年分别获两个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如今,活血化瘀已成为全国中医治疗冠心病的主流治法,对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的研究也已形成现代学派,陈可冀及其团队在国内外发表了一系列临床及机理的论著,提出了现代活血化瘀学派传承创新与发展的目标。
谈及中西医融合发展,陈可冀表示,中西医应认同彼此的优势和特点,希望中医药在发展道路中能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推进中西医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提高临床疗效。
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医药文化根植于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同源同构。”陈可冀认为,中医药人只有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才能聚精会神,平心静气地搞好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才能落实习总书记“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指示精神。
20世纪50年代,陈可冀初学中医时,便听蒲辅周老先生结合临床实际讲解吴鞠通《温病条辨》和王孟英《温热经纬》。
“当时我刚从西医转而初学中医,并不能完全理解先生的话。现在临床经验多了,就能体会到先生讲的季节寒暑昼夜等对人体及疾病的影响,感悟到‘天人相应’的道理。”陈可冀说,现在业界对“六淫”的发生或诱发疾病的规律的深入研究并不多。如果能够坚定中医文化自信,深耕经典、细究理论,将有助于中医药发展行稳致远。
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医药文化,培育中医药文化自信,陈可冀于1980年开始主持清代宫廷医疗保健经验的整理挖掘工作。他倾尽心血,将清宫医疗经验整理汇编,开拓了中医药学术继承的新领域。
“这项整理工作的艰辛,我们当初都始料未及。”陈可冀回忆说,“清宫医案内容非常丰富,我们当时查了3万多件档案。这些档案,有的保存得很好,但也有一张一张的处方,手一碰上去就碎了。有的味道特别难闻,十分呛鼻,我们一打开就被刺激得咳嗽。”
如今,早被人们熟知的补益医方“清宫寿桃丸”,就得益于清宫原始医药档案研究。陈可冀介绍,清宫寿桃丸原名“蟠桃丸”,基础及临床研究证实其可以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目前已被推广应用。
陈可冀还积极为中医药发展和文化传播献计献策:1996年在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建议“弘扬中国传统医药学工程”案被评为优秀提案;2002年向国务院提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若干问题和建议”,也受到高度重视……
“只要我活着,就要继续为中医药奔走呼吁。”陈可冀说。
上一篇: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援马耳他医疗工作纪实 下一篇:费开扬:“弟子不必不如师”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
- 中医肿瘤的发病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