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中医辨治肾病发热验案

中医辨治肾病发热验案

多囊肾为遗传性,故先天禀赋不足,抗御病邪功能失调,加之年老体虚,肾气亏损,中州气化不及,感受外邪导致发热,邪热下注,气阴两虚血行不运,肾络失濡而为腰痛。

狼疮性肾炎发热

康某,女,25岁。因“颜面肿胀、尿检异常1月,发热10天”就诊。近期无明显原因自觉劳累,1个月前出现颜面肿胀,休息后不能缓解,后在当地医院查尿常规:蛋白+2,隐血+1,口服中西药治疗后肿胀好转,复查尿常规无改善。10天前患者因感冒后发热,体温最高达39.2℃,在当地医院静滴消炎药等对症处理,体温正常,后体温反复不降故来就诊。刻下症见:时测体温38.9℃,发热口干,头汗蒸蒸,烦躁不宁,眼睑肿胀,周身乏困,下肢关节疼痛,不欲饮食。舌红少津,脉洪数。辅助检查:尿常规:蛋白+2,隐血+1;血沉:59mm/h;抗双链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上腹部彩超:下腹腔少量积液。四诊合参,结合舌脉,以辛寒清热,养阴生津为法,方用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方药如下:党参20g,生石膏50g(先煎),知母20g,甘草10g,白蔻仁15g,陈皮10g,麦芽15g。2剂,每日1剂,分早晚温服。服药1剂后体温下降,2剂后患者关节疼痛减轻,烦躁缓解。嘱调整方药,减石膏为25g,加茯苓15g,猪苓10g,鱼腥草15g,益母草15g,继服3剂,体温正常,水肿消退。

本案患者原有内疾,又因感受外邪,导致发热,并持续不降,伴有烦躁、汗出、舌红、脉数等症候。病机为狼疮热毒在里,表里俱热,且津气损伤。石膏功善清透,清热除烦,透热出表,生津止渴,是为君药。明·缪希雍在《神农本草经疏》注“石膏禀金水之正,得天地至清至寒之气,其气不寒而无毒。阴中之阳,可升可降。入足阳明,手太阴、少阳经气分。辛能解肌,甘能缓热,大寒而兼辛甘则能除大热。”知母助石膏清泄胃热,滋阴润燥,是为臣药。清·陈修园指出,在阳明发热而微恶寒时,若口干舌焦大渴而自汗者,可与知母同用。两药合用,共凑辛寒清热之功。患者倦怠乏力,汗出口干,配以党参、白蔻仁、陈皮健脾固胃、益气生津,固护后天、养护正气。本方配伍,辛寒清透配苦寒质润,清透里热而不伤阴,少佐滋养护中之品,使寒不伤中且有养胃生津之效。加麦芽健脾开胃消导,有助药效。

肾结核发热

张某,女,39岁。因“反复尿频急3年,加重伴腰痛发热3天”就诊。患者3年前劳累后出现尿频尿急,休息并大量饮水后不能减轻,时查尿常规异常,以“急性肾盂肾炎”为诊断,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予抗炎支持及对症治疗,痊愈出院。之后患者反复出现尿频尿急不适。3天前患者感冒后尿频、尿急加重,自感尿道灼热疼痛,腰痛,发热,最高体温达39℃,在当地医院静滴“菌必治及甲硝唑”,治疗后不能缓解,故来就诊。刻下症见:发热、尿频、尿急、尿道灼热刺痛、腰痛明显、纳差倦怠、夜休一般、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辅助检查:尿常规:白细胞+,隐血+;中腹部CT:双肾明显增大,其内弥漫性低密度灶伴散在高密度结节,考虑肾结核。四诊合参,结合舌脉,以益气养阴清热为法,方用四君子和沙参麦冬汤加减。方药如下:党参20g,黄芪30g,白术12g,甘草6g,山药15g,沙参12g,百合12g,麦冬12g,生地15g,五味子10g,乌梅10g,地骨皮15g,银柴胡15g,女贞子12g,生麦芽20g,大枣3枚,4剂,每日1剂,分早晚温服。服药3剂后体温下降,但仍有午后低热,治疗有效,以健脾助运为主,调整方药,减乌梅、五味子、女贞子,加陈皮10g,白及6g,功劳叶15g,黄芪为40g,继服1月。体温正常,病遂告愈。

本案患者平素体质虚弱,加之久病不愈,营养不充,体虚不能抗邪。明·绮石的《理虚元鉴》曰“或贫贱而窘迫难堪,皆能乱人情志,伤人气血。”明·徐春甫说:“凡人平素保养元气,爱惜精血,痨不可得而传。”均指出正虚不足之人最易感染成疾。患者形体消瘦,倦怠乏力,发热纳差,治法当益气养阴清热。党参、黄芪、白术、甘草四君子旨在补益肺脾,配以山药有助脾土功能恢复。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健运有度,机体方可得以气血濡养,正气恢复,祛邪外出。沙参、百合、麦冬、地黄滋阴养血,益肾填精;乌梅、地骨皮、银柴胡益阴配阳,清热除蒸,加麦芽健脾助运,防止滋腻碍脾。本方配伍特点,一是尽管患者有发热症状,但病本在于阴虚,治当甘寒养阴,不可过用苦寒清火之品,否则苦燥伤阴,寒凉败胃伤脾,损伤正气,加重病情;二是久病当重视脾胃,补充病邪所消耗的营养精微物质;三是在辨证基础上配合抗痨中药,增强治疗的针对性。

多囊肾合并感染发热

王某,女,76岁。因“小便灼痛发热伴腰痛加重4天”就诊。患者4天前因感冒,出现小便灼痛,发热,最高体温达39℃,在当地卫生站静滴消炎药及灌肠对症治疗后,小便灼痛改善,体温仍未至正常,伴腰痛加重,故来就诊。刻下症见:发热,下午及夜间明显;时测体温38.7℃上下;同时伴见周身乏力、腰痛、面色晦暗、胃纳呆滞、舌质红嫩、无苔、脉细数等。辅助检查:尿常规:白细胞3+,蛋白1+,隐血1+。上中腹CT:肝、肾多发性低密度影,考虑①多囊病②肝、肾多发囊肿,双侧肾上腺体积增粗。结合舌脉,以养阴透热,温阳散寒为法,方用青蒿鳖甲汤合阳和汤加减。方药如下:青蒿30g,鳖甲10g(先煎),生地15g,丹皮10g,知母10g,麻黄3g,连翘10g,当归12g,桂皮5g,甘草6g,熟地15g,干姜30g,银柴胡12g,生麦芽20g。5剂,每日1剂。服药3剂后体温下降,最高37.8℃,发热频率及次数均好转,面色泛红,纳食增加,腰痛减轻,周身乏困改善。上方调整,减干姜、当归、连翘、麻黄,加山萸肉15g,白茅根15g,石膏20g,加量银柴胡20g。继续服用10剂后,上述症状完全缓解,体温正常,复查尿常规:蛋白-,隐血-,白细胞-;CT提示:肝多发囊肿;双侧多囊肾合并感染,较前双肾体积较前明显缩小。

本案多囊肾为遗传性,故先天禀赋不足,抗御病邪功能失调,加之年老体虚,肾气亏损,中州气化不及,感受外邪导致发热,邪热下注,气阴两虚血行不运,肾络失濡而为腰痛。病机为久病迁延,慢性消耗,阴阳俱虚合并外感发热。青蒿清热透络、引邪外出,鳖甲滋阴退热、入络搜邪,两药合用,从阳引阴,从阴引阳,邪气得出,发热得除。囊内感染,如同寒凝、水饮固滞于里于内,非温通不足以解散寒凝,故以干姜、肉桂之品,温中有通,少量麻黄一则开腠理以达解表,二则有助温通药力。其后养阴温阳,佐以祛邪,清热利湿,活血通下窍,阴阳恢复平衡,诸症自愈。

本页关键字:中医辨治  肾病发热  狼疮性肾炎  肾结核  多囊肾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李翰卿运用附子经验        下一篇:黄芩清胆丸主治胆胰炎症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