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治病救人显神通
大黄属于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寒、味苦,有泻火解毒、攻积导滞、行瘀通经之功。由于本品药力较大,尤其生用药力更大,一向被喻为“峻利猛烈,长驱直捣,斩关守门”的药品,故又有“将军”的称号。此药使用得当,又往往能发挥“将军”的神威,把患者从危急的状态中解救出来。
袁枚是清朝著名诗人。有一年,他患了痢疾,医生们用人参、黄芪等补药为其治疗。不料病情恶化,袁枚腹部疼痛不止,大便极少,排出的几乎全是脓血,脉搏很快,命已垂危。当医生束手无策,家人已开始暗中料理后事时,袁枚的一位深明医道的老朋友张止原闻讯前来诊治。张止原认为袁枚患的是实证,主张停止补药,改用制大黄(生大黄经蒸制而成,药力稍小,主要用于清湿热、祛瘀血)。医生们听了大惊,纷纷说这种“虎狼之药”绝对用不得,否则将大破元气,后果不堪设想。但是,袁枚考虑以后却说:“我的病是服了补药以后才明显加剧的,可见不是虚证。张先生是我的好朋友,他详细观察以后才提出用大黄,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他既然有此胆识,我如何不敢用?”于是,袁枚大胆地服下了张止原的方药。仅服了三帖,病就霍然而愈。为此,袁枚赋诗一首:“药可通神信不诬,将军竟救白云夫。医无成见心才活,病到垂危胆亦粗。岂有鸩人羊叔子,欣逢圣手谢夷吾。全家感谢回生力,料理花间酒百壶。”
无独有偶,清代名医徐大椿也用大黄治过一位74岁的患者。患者因外感挟食滞,曾经请过好几位医生治疗,均采用补中益气法,以期中气旺盛后食滞消除。不料患者的病反而日见沉重,连续一个多月不吃少睡,呼吸粗而急促,甚至一闻到饮食气味就恶心呕吐,只能靠喝人参汤维持生命。徐大椿为其诊断后说:“这个病非用生大黄消导不可。”果然,患者才服了一次,当晚就呼吸平稳,一直安睡到天明。第二天继续服药,拉下了少量极臭的宿粪。第三天清晨,睡了一天一夜后患者竟然能够起床扫地了。之后,患者食欲逐渐增加,精神也慢慢恢复如初了。有人向徐大椿请教个中原因,他说:“伤于饮食的人厌恶饮食,只有把滞留在腹中的食物消掉,食欲才能恢复,疾病才能治愈。所以,我用大黄来直捣病源。”
大黄的妙用还有很多。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十一月,蒙古成吉思汗攻占灵武县,各兵将争着抢掠财物,只有大臣耶律楚材取了许多大黄。不久,军中发生瘟疫,药物奇缺,耶律楚材取出大黄治疗,终于控制了疫情,救活了几万人的生命。当时,军中盛传耶律楚材能未卜先知,连成吉思汗也视他为神仙。其实,《内经》早就有“饮食自倍,肠胃得伤”和“劳倦伤脾”的说法。部队战斗频繁,自然疲劳;多食酒肉,又伤了肠胃,疫情正是由病邪与人体的这种情况引起的。现在用大黄泻去实邪,釜底抽薪,自然立见成效的。
上一篇:宋代名医杨介轶事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秋养生
- 脱发白发饮食调 推荐5款食疗方
- 抚琴弈棋作字画 陶冶情操益长寿
- 李茂林:为康复患者捧出一颗金子般的心
- 申春悌:追“孟”路上永葆赤子情怀
- “将军”治病救人显神通
- 宋代名医杨介轶事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