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气虚体质的“当家”药
黄芪入药最早始于《神农本草经》,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被人们誉为“补气圣药”。黄芪,又名王孙、百药棉、箭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干燥的根,主产于山西、内蒙古、甘肃、黑龙江等地。中医学认为,黄芪味甘,生者性微凉,蜜炙者性微温,有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解毒生肌的作用。
长肌肉、充腠理,久久为功
提到补气中药,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人参,那为何“补气圣药”不是大名鼎鼎的人参而是看上去略逊一筹的黄芪呢?两者的区别就在于,人参大补五脏之元气,功力峻猛,多用于危急重症;而黄芪补肺脾之气,药性较温和,长肌肉、充腠理,久久为功。
可以说,黄芪是气虚体质者的“当家”药,有它在,气虚体质人群就像拥有英勇的禁卫军一样,外界邪气不可侵犯,内在运行井然有序。
那么,气虚体质人群有什么特征呢?根据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与分类判定》标准,气虚体质者表现为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形体特征表现为肌肉松软、不实;心理特征为性格内向,不喜冒险;发病倾向为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不耐受外界风、寒、暑、湿邪等的侵袭。
气虚质的人中气不足、托举无力,易患胃下垂、子宫脱垂等疾病,肌肉松软、腠理不固,易出汗、易感冒;体形容易走两个极端,要么过于消瘦,要么过于虚胖;对外界环境不耐寒也不耐热,稍冷则厚衣,一热就出虚汗。
明代《本草正》记载:“黄芪味甘,气平。气味俱轻,升多降少,阳中微阴。生者微凉,可治痈疽;蜜炙性温,能补虚损。因其味轻,故专于气分而达表,所以能补元阳、充腠理、治劳伤、长肌肉。”并言黄芪对于“气虚而难汗者可发,表疏而多汗者可止”,这种双向作用发挥的基础,一方面是黄芪长肌肉、充腠理,使人体肌表腠理致密且开阖自如,另一方面是黄芪温和绵长的补气作用,使驱邪外出而汗解有了内力支撑,可谓绝妙。
黄芪:药膳中的多面手
黄芪最早并非普通老百姓所用的药材,而是一些王公贵族使用后的“名人效应”使之得到推广,后来才“飞入寻常百姓家”。
比如《医方考》记载了一则“许胤宗黄芪防风汤熏蒸法”治好南陈柳太后中风不语的医案。方法是用黄芪、防风若干煮汤,置于床下熏蒸全身,柳太后“次日便得语”,经过一段时间调理便恢复了健康。中风为体质虚弱、气血失调所致,黄芪补气升阳、固表行滞;防风祛风胜湿,以熏蒸法令药力入腠理,可温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因此获效。
到了宋代,黄芪的药补作用进一步发挥效果,黄芪粥已经久负盛名,如苏轼专门写诗称赞黄芪粥,曰:“白发欹簪羞彩胜,黄耆煮粥荐春盘。”
我国著名学者、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胡适,在中年以后渐感疲惫不堪,力不从心,于是常用黄芪泡水代茶饮,特别是在讲课之前,先呷几口黄芪水,精力倍增,讲起话来声如洪钟,滔滔不绝。气虚体质的人也可以像胡适那样,每天用10克左右黄芪开水泡后代茶饮,坚持一段时间会明显感觉身体气力增强了,说话底气也足了。另外,还可以在煲汤或者烹饪时适当放一些黄芪,再酌情配用其他药食两用的食材,效果也不错。
下面推荐几款以黄芪为主角的粥品和汤品,以满足气虚体质人群日常调养之需。
气阴双补:黄芪山药老鸭汤
原料:1~3年老鸭1只,黄芪50克,长山药250克,枸杞20克,黑木耳20克,矿泉水若干,盐少量。
方法:将老鸭清理干净,切块,放入开水中焯去血水和多余油脂;在炖锅中放入适量矿泉水,放入鸭块、黄芪开始炖,大火沸腾后转小火持续30分钟;放入山药、枸杞、黑木耳继续炖30分钟;出锅前放入少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及适用人群:黄芪补气,老鸭滋阴,山药健脾益气,枸杞、木耳滋阴清热。本品有气阴双补之功效,适用于气虚乏力、口干少饮、面色无华、自汗盗汗等气阴两虚人群。
益气补血:芪归红枣乌鸡汤
原料:乌鸡1只,黄芪30克,当归30克,红枣30克,矿泉水适量,冰糖少量。
方法:将乌鸡清理干净,切块,放入开水中焯去血水和多余油脂;在炖锅中放入适量矿泉水,放入黄芪、当归和乌鸡开始炖,大火沸腾后转小火持续30分钟;放入红枣继续炖20分钟;出锅前5分钟放入2~3小块冰糖。
功效及适用人群:乌鸡可提高生理机能、延缓衰老、强筋健骨,对防治骨质疏松、佝偻病、妇女缺铁性贫血等有良好效果。黄芪补气,当归既补血又活血,红枣健脾补血。本品有气血双补,美容养颜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手足发凉、身体乏力、肤色暗淡等气血不足人群。
本页关键字:黄芪 黄芪入药 神农本草经 补中益气 利水消肿 解毒生肌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紫苏:一物三用的治气神药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人间四月正芳菲 健康养生顺时“为”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满养生
- “癌状态”的产生缘于违背了自然之规
- 诗词中的竹及其药用价值
- 卯酒地龙散缓解士大夫刑痛
- 胆结石成因3要素,预防结石4要点
- 热敷or冰敷 崴脚了要怎么护理?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