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津液是经方辨治的重要法度
陈修园云:“存津液,是真诠”,存津液是全书之宗旨,六经辨治之天机。《伤寒论》可以说是津液论,全书主旨就是论津液的生化疏布,以及津液在表里疏布流转中形成的常态和病态。
《伤寒论》条文中,很多都体现顾护津液的重要性。如: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此乃津血不足,腠理不固,邪入少阳。第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此乃少阳、阳明尚未结成实热者,予小柴胡汤和表里,利三焦,疏津滋胃。《伤寒论》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此乃表里津亏,里虚导致津液过多流失,津液流失更致里虚,病在里而证现于表,在表水饮与风邪相搏,似中风表证,但不可攻表,攻表则更伤津,所以用甘草干姜汤温中固里补津。由上述可知,存津液在经方法度中的重要性。
肖某,女,21岁,2015年3月15日初诊。主诉:发热半年余。现病史:半年前感冒输液4天,汗出多,此后一直低热37.1℃ 左右,最高37.7℃,多方治疗无明显疗效。刻诊:发烧,起身则头懵沉,乏力,面红,出汗,口干唇燥不渴不苦,纳差,腰臀部酸沉发凉,时心烦,手心热,月经量少错后1周,二便调,舌体胖大边尖红,苔薄白微干,脉沉细弦稍数。中医病机:表虚寒,中虚饮逆,上焦热郁津伤,下焦寒湿痹阻,营卫不和。辨证:厥阴病,寒热、虚实、表里错杂。处方竹叶汤,10剂。
按:此案乃感冒误汗伤津,久病津虚血弱,故月经量少;营卫不和则发热出汗乏力;表邪入里化热伤及胃津,胃虚饮停,中不制下而见上逆则头懵沉;上焦郁热津伤则口干、唇燥、心烦、手心热;真阳虚损,寒湿痹阻下焦则腰臀部酸沉发凉。虚热迁延不愈的病机关键在于津液亏损。治疗主在温阳化水饮为津液,清上焦郁热而生津、升津,温中补津液,兼清郁热,祛寒除湿通痹。竹叶汤证病机为津伤血虚,上焦热郁,下焦血虚,寒饮上逆,寒热错杂,是个温阳养,补津养血兼以清热的好方子,不论内伤外感,临证都可应用。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竹叶汤:竹叶一把,葛根三两, 防风、桔梗、桂枝、人参、甘草各一两,附子一枚(炮),大枣15枚,生姜五两。上十味,以水1斗,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温覆使汗出。头项强,用大附子一枚,破之如豆大,煎药扬去沫。呕者加半夏半升洗。”产后体虚,即伤津血,又损阳气,卫外不固复感外邪,“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主治产后郁冒,症见头晕、目瞀、郁闷不舒,津伤血虚寒盛,寒热虚实表里皆见。
本页关键字:存津液 经方辨治 伤寒论 津液论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真武汤治便溏一例 下一篇:“间者并行,甚者独行”临床感悟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人间四月正芳菲 健康养生顺时“为”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夏养生
- 淋浊要药虎杖
- 五月入夏桑葚甜 熬成膏方补肾肝
- 减缓近视小妙招 试试按摩护眼操
- 胆结石青睐谁?详谈胆结石防治与饮食
- 正确补肾要辨证 警惕进入补肾广告的误区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