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浊要药虎杖
虎杖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最早见于《尔雅》,作“蒤”,邢昺疏注解曰:“一名虎杖。注云,似红草而粗大,有细刺,可以染赤。”虎杖入药首载于《名医别录》,被列为中品,《本草纲目》曰:“杖言其茎,虎言其斑也。”
《本草图经》中记载虎杖:“三月生苗,茎如竹笋状;上有赤斑点,初生便分枝丫;叶似小杏叶;七月开花,九月结实。南中出者,无花。根皮黑色,破开即黄,似柳根。亦有高丈余者。”虎杖根状茎粗壮,茎直立,高可达2米,空心,叶互生;叶柄短,叶宽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外皮棕色,断面黄色,侧生数条粗根,刚长出来的新芽像竹笋一般。
四川阆中城郊大佛寺旁的石壁上刻着“虎溪”两个大字。相传孙思邈在此采药时,忽听见呻吟之声不绝于耳。他急忙跨过山溪,却见对面岩石上卧着一只有气无力的吊睛白额大虎,正眼巴巴地张望着他。孙思邈走上前去,蹲下身来。那虎便慢慢地将脚抬起,放在他的膝上。孙思邈一见这腿又红又肿,就急忙从药囊中掏出药来,捣碎,取山泉调好,一边敷在老虎腿上,一边又将这药喂老虎吃下。几天后老虎的腿病便霍然痊愈了。从此,这老虎与孙思邈形影不离,竟成了他的坐骑。孙思邈骑着它跋山涉水采药,如履平地。
孙思邈为老虎治病的事一下子传开来。后人为了纪念他,在大佛寺里建了药王殿。那药因为治好了老虎的腿疾,大家便唤它为“虎杖”,意思是说仗着它治好了老虎的腿病。孙思邈是否真用虎杖治好过老虎的腿疾,现在已无法考证。然而在中药里,虎杖的确是一味治疗关节疾病的良药。
虎杖入药部位为其根茎,性微寒,味微苦,归肝、胆、肺经。苦能泄降,微寒能清,因此虎杖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之效,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淋浊、风湿痹痛、痈肿疮毒、经闭、跌打损伤、肺热咳嗽等的治疗。
《本草纲目》有关于虎杖记载:“锉一合,以水五盏,煎一盏,去滓,入乳香、麝香少许服之。鄞县尉耿梦得,内人患沙石淋,已十三年,每漩痛楚不可忍,溺器中小便下沙石剥剥有声,百方不效。偶得此方服之,一夕而愈,乃予目击者。”可见虎杖对于淋浊效果之佳。《本草图经》中记载用虎杖治疗肠痔下血:“取根,洗去皱皮,锉焙,捣筛,蜜丸如赤豆。陈米饮下,治肠痔下血甚佳。”
本页关键字:淋浊要药 虎杖 利湿退黄 清热解毒 散瘀止痛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郑和与海上丝路的中医药文化传播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人间四月正芳菲 健康养生顺时“为”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夏养生
- 淋浊要药虎杖
- 五月入夏桑葚甜 熬成膏方补肾肝
- 减缓近视小妙招 试试按摩护眼操
- 胆结石青睐谁?详谈胆结石防治与饮食
- 正确补肾要辨证 警惕进入补肾广告的误区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