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思想显神奇 八字精髓贯始终
“贺氏三通法”由国医大师贺普仁先生通过临床上60年呕心沥血不懈的探索与经验总结而创立。老先生翻阅了无数古籍,在继承前辈经验的基础上,独辟蹊径而自成一家。2018年7月,贺老的关门弟子北京中医医院孙敬青主任医师为乌海市广大针灸专业从业者及针灸爱好者带来一场“贺氏三通法”的学术大餐。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创立的“贺氏三通法”,既是“微通”、“温通”、“强通”。“微通法”指的是以毫针针刺为主的一种针法,临床上最常用、最基本的毫针刺法命名为微通法,其含义有二。其一,毫针在古代有“微针”、“小针”之称,针身细巧的毫针,可以针刺全身各部的穴位,应用广泛。其二,“微”字的深刻内涵还在于毫针刺法的微妙。微通法被广泛用于临床各科,涉及呼吸、消化、循环、免疫、神经等多个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切针法的基础之法。
“温通法”主要是以火针和艾灸施于穴位或一定部位,借火力和温热刺激,激发经气,疏通气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包括火针和艾灸两种方法,以火针应用范围更广。
“强通法”就是放血疗法,即用三棱针或其他针具刺破人体一定部位的浅表血管,根据不同病情,放出适量血液,通过活血调气、通经活络以达治疗病痛的针刺方法。主要应用于清热泻火、止痛、消肿、治麻、镇吐、止泻、救急危症等方面。
在孙敬青主任医师娓娓道来的讲解中,我明白了三通思想应用在临床治疗中的神奇,虚症时三通法可以补虚,实症时三通法可以卸实,当然,在治疗中施针者要特别注意辨别年老体虚以及健壮者当行微通还是强通,以确保治疗中患者安全。
“病多气滞、法用三通”体现出贺老学术思想的精髓。疾病的病因除内伤、外感、七情、六淫外,还有饮食劳倦、跌打损伤等。但在任何疾病的发生过程中,气滞是非常重要的病机之一。在任何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气滞是不可逾越的病机,气滞则病,气通则调,调则病愈,故称“病多气滞”。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相应的治疗方法当推“三通法”,其关键在于“通”和“调”,“通”为方法,“调”是目的。“通”和“调”表达了“三通法”的理论基础,反映了针刺治疗疾病的基本原理,即通经络、调气血。“气血不通”是各种疾病的共同机制,选择适当的针灸方法,通过不同的渠道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将“微通”、“温通”、“强通”三种方法有机结合,对症使用,称为“法用三通”。听到孙敬青主任医师讲到“病多气滞、法用三通”的病机原理,我这位非专业的针灸爱好者被深深地感染了,“气滞是不可逾越的病机,气滞则病,气通则调,调则病愈”,调治需善用三通,对症使用。赞叹贺普仁老先生在临床上准确把握病机的演变,运用针刺治疗技术,将毫针、火针、放血三法联用,有机结合,或三法结合应用,或独取一法、二法、随证选取,得心应手,使针灸治疗的病种及疗效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为了加深大家对“贺氏三通法”的理解,北京中医医院黄凤博士现场为大家演示三通法的操作。火针上跳跃的火苗闪烁着,带着施者的热情快速刺到患者痛处,当“温通”火疗遇到“强通”放血时,病患的身体会有怎样的变化?
经过“强通”放血后,患者痛处的血流出比较多,黄凤博士解释说:“患者这些日子因为劳累,造成左腰部位疼痛,出血多的地方就是患者近期疼痛的地方,患者可以明显感到腰部的轻松。“温通”法借火力和温热刺激,激发经气,疏通气血;“强通”法通过活血调气、通经活络,二者配合则达到治疗病痛的目的。
“勤求古训,博采众长”是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中序言,它体现了老先生谦虚好学的治学精神,因此,学习也成为从医者终身的事业。而对于针灸爱好者则学习了三通法的思想精髓以及操作要领,无论在家人保健还是针灸的简单应用上,都将是一次质的飞跃。(健亨)
本页关键字:贺氏三通法 三通思想 国医大师 贺普仁 微通 温通 强通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风药治疗胸痹心痛 下一篇:章太炎寻出《伤寒论》王叔和按语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八月顺时养生:早卧早起 神志安宁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秋养生
- 《症因脉治》首辨外感痿与内伤痿
- 《医宗金鉴》论痿简洁切要
- 《类证治裁》集各家论痿之说,辨证用药精细全面
- 《医学衷中参西录》论痿大气说
- 女性中年需养肾 中医保健防早更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