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核气与胃食管反流病有关
梅核气是中医常见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咽喉中有异常感觉,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但不影响进食,时发时止为特征,常常因情志不遂,肝气瘀滞,痰气互结,停聚于咽所致。现代医学将梅核气称为咽异感症或咽部神经官能症、咽癔症、癔球等,一些患者通过心理治疗、抗焦虑治疗后症状得到改善或缓解,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心因性的功能性疾病,而并非器质性病变。
多年临床实践发现,梅核气并非都是心理疾病,部分被诊断为梅核气的患者却存在着一定的病理学基础,与现代医学诊断的胃食管反流病有关联。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和十二指肠的食物、胃液、十二指肠液反流进入食管腔内,对食管壁产生刺激形成的不适。主要表现为反酸、烧心、口苦、心口不舒服、反复呛咳等,尤其在受凉、饮酒、饮食不调时容易反复,具有长期性、反复性、难治性等特点。
从临床表现来看,梅核气以咽部症状为主,常认为缺乏明确的病理学改变,而胃食管反流病病变重点在食管,存在着因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进而刺激、损伤食管导致临床症状,似乎二者是单独存在疾病。但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并不单一。轻者只有反流的自觉症状,特别在饱食后出现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表现,内窥镜检查也没有发现食管任何异常改变,重者则可能出现胸骨后疼痛、烧灼感、内窥镜检查发现食管的损伤、炎症等改变,某些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因情绪、精神因素诱发或加重症状,心理干预治疗能改善临床表现。
事实上,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胃内容物并不只是反流到食管,也常常会反流到咽喉部甚至口腔,一些患者可单独出现咽喉部慢性炎症、或刺激呼吸道诱发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反流过程中的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对咽部的作用,通过两大机制产生了梅核气的临床症状。
一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咽部,酸性或碱性的反流液刺激咽喉引起局部炎性改变。这些患者进行内窥镜检查时若发现食管存在炎症,临床常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纳入胃食管反流病范畴;如果内窥镜检查未发现食管任何异常时,通常被诊断为梅核气,归于梅核气中的气郁痰结型。
二是在胃十二指肠反流过程中,食管咽部的环形肌为抵抗反流产生保护性收缩反应。环咽肌是横纹肌,形成食管上口的括约肌,但不能随意调节,其张力是由交感神经支配的。患者频繁出现胃食管反流时,环咽肌抗反流的防御功能使其也随之反复收缩,久而久之导致患者出现咽喉部异常感觉,似梅核阻塞,形成了梅核气中的肝气上逆型。
所以,从本质而言,中医的梅核气是现代医学的胃食管反流病的一个亚型,它可能与反流性食管炎并存,也可能没有食管炎表现,仅仅出现咽喉部症状。临床上两者常常合并存在或交叉出现,用半夏厚朴汤成功地缓解反流性食管炎和用质子泵抑制剂治愈梅核气均有相关案例,因此诊治梅核气患者时,一定要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胃十二指肠反流现象,治疗措施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抗焦虑、心理治疗外,酌情进行抗反流治疗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
本页关键字:梅核气 胃食管反流 胃十二指肠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浊毒理论指导治慢性肾病 下一篇:周信有:崇《内经》释十九条 复方多法治肝病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惊蛰养生
- 广东省启用中医治未病行业标识
- 7位两会代表:中医思维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关键
- 四川将开展2018年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考核
- 上海市食药监局通告14种不合格中药饮片
- 2018年黑龙江省中医药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市召开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