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的问诊
黄疸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主症。其中目睛黄染尤为本病的主要特征。古人又称为“黄瘅”。本病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且其中一部分具有传染性。导致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区感受外邪,湿热、疫毒之气,邪壅肠胃,牌运失常,湿热交争于肝胆,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浸淫肌肤;饮食所伤,损伤脾胃,湿浊内生,待郁化热,熏蒸肝胆,胆汁不循常道,流溢肌肤;劳倦内伤,脾胃虚弱.水湿不运,湿从寒化,寒湿阻滞,胆汁受阻,溢于肌肤;砂石、虫体阻滞胆道,迫使胆汁外溢;积聚日久不消,瘀血阻滞。以上诸因皆可引起黄疸。本证病位在肝胆,病机关键是湿邪为患。治疗以利湿退黄为总则。
西医的传染性肝炎、胆囊炎、胆道疾患、肝硬化、溶血性贫血、急性或亚急性黄色肝萎缩、钩端螺旋体病等所出现的黄疸均属本证范畴。
(一)问诊要点
临床通过问诊了解小便色探黄或如酽茶。并结合望诊具有面黄、目黄的特征即可确立黄疸的诊断。同时通过问诊还应掌握起病过程,是否有来自疫区等因素,综合分析病因,判断黄疸性质是否具有传染性。临床上还应询问目睛是否黄染,小便色黄的程度,皮肤枯萎苍黄与否,有无光泽,以与脾虚气弱,血运不足的萎黄相鉴别。
根据黄疸的色泽,临床上分为阳黄,阴黄两种。病程短,病情变化迅速,黄色鲜明为阳黄,属实证热证;病程长,起病缓慢,黄色晦暗为阴黄,属虚证寒证。
(二)阳黄分型问诊
1.热重于湿
问诊: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如橘,有光泽,小便短少色黄,发热口渴,腹满,恶心欲吐,口干而苦,大便秘结。
治法:清热利湿,佐以泄下。方用茵陈蒿汤加味,可酌加茯苓、猪苓,滑石清热利湿。若胁痛较甚,可加柴胡、郁金、川楝子以疏肝埋气;若恶心呕吐可加橘皮、竹茹以和胃泄热;若右胁疼痛,牵引肩背,恶寒,发热,大使灰白者,宜用大柴胡汤加茵陈、金钱草、郁金以疏肝利胆、清热退黄。
2.温重于热
问诊:身目俱黄,但不甚鲜明,头重身困,胸脘痞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大便溏薄。
治法:利湿化浊,佐以清热,方用茵陈开芩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若表证明显者,宜先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以解表清热利湿;若湿热不得透泄者,加用枙子柏皮汤。
3.急黄
问诊: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其色如金,高热烦渴,胁痛腹满,神昏谵语,或见衄血、便血,或肌肤出现瘀斑。
治法:清热解毒,凉营开窍。方用犀角散加生地、丹皮、玄参、石斛,如神昏谵语可配服安宫牛黄丸或罕宝丹以凉开透窍。
(三)阴黄问诊
问诊:身目俱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纳少脘闷,或见腹胀,大便不实,神疲畏寒,口淡不渴。
治法:健脾和胃,温化寒湿。方用茵陈术附汤加郁金、川朴、茯苓、泽泻。若肝脾两伤,脘腹作胀,胁肋隐痛,不思饮食,肢体困倦者,可用逍遥散以疏肝扶牌;若脾胃虚弱可配服香砂六君子汤以健脾和胃。
本页关键字:黄疸 黄疸问诊 传染性肝炎 胆囊炎 胆道疾患 肝硬化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