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今日常用药 古时作衣裳
葛,又名干葛、甘葛、粉葛、葛麻茹、葛子根、黄葛根、葛条根,为蝶形花科藤本多年生落叶植物。其根、藤茎(葛蔓)、叶、花、种子(葛谷)皆可入药。葛根为常用中药,味甘辛、性平,入脾、胃经,有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渴之功效,可用于头疼项强、消渴、泄泻、痢疾、高血压、心绞痛、耳聋等的治疗。
葛还有其他用途。葛根做粉可食,葛的嫩叶也可食用。葛花可用于解酒,唐代韩翊诗云:“葛花满地可消酒。”
葛自古即是织布的纤维材料,成为重要经济作物。《周书》云:“小人得其叶以为羹,君子得其材以为君子朝廷夏服。”东汉史学家袁康的《越绝书·越地传》载:“葛山者,勾践罢吴,种葛。使越女织治葛布,献于吴王夫差。”可见种葛也成了古代国家层面的行为。
《诗经·周南》曰:“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其中叙述了葛的长势旺盛,收获后可做成布。《诗经·小雅》曰:“纠纠葛屦,可以履霜。”可见用葛制衣和鞋在当时已很流行。其他古诗中更有大量描写葛纺织物。如唐代李白《戏赠郑溧阳》曰:“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唐代杜甫《端午日赐衣》诗曰:“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代白居易诗里还有“天寒身上犹衣葛,日高甑中未拂尘”之句。宋代陆游《夏日小宴》云:“试问炎歊在何许,夜阑翻怯葛衣轻。”
气象学记载,我国自唐代后气候变冷。葛衣只适夏季穿,加上善能御寒的棉花被引进、种植。葛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只有在古诗文中才能看到葛衣那数千载的辉煌。
此《葛图》,落款为《诗经·王风》“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之句。采葛是古人的日常劳作,足见葛布使用的历史绵长与普及。该画采用古朴的白描方法绘制,以人们熟知的诗经明句落款。不加雕琢,唯有幽幽的思古之情。
本页关键字:葛根 织布 纤维材料 升阳解肌 透疹止泻 除烦止渴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金匮要略》正名是什么 下一篇:海南的五种药食同源饮食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
- 中医肿瘤的发病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