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医文化 --> 中医漫话 --> 我国古代的女医学家

我国古代的女医学家

义妁:西汉河东(今山西省夏县)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医生。

义妁:西汉河东(今山西省夏县)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医生。她从小就喜爱医药,经常向医生们请教,学到了许多医学知识,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经验。她治病时,汤药和针灸并用。有一次,从外地抬来了一位腹部膨胀的病人,发胀的肚子比临产的孕妇还大,脐眼突出,四肢和面部却瘦得皮包骨头,气息奄奄,病情险恶,如不及时抢救,将危及生命。义妁对她仔细诊视后,取出几根针,在病人的腿和腹部扎了几针,又用一包药粉敷在她的脐眼上,用热水浸湿的绢帛裹住,并给她灌服汤药。几天之后,病人的肿胀全消,自己可以起床活动。义灼精湛的医技被汉武帝知道后,将其征召入宫,封为女侍医,专为皇太后治病。

鲍姑:名潜光(约公元309—363 年),山西省长治人。她出生于一个官宦兼道士之家,其父鲍舰是广东南海太守,其夫葛洪是晋代著名炼丹术家,曾著有《肘后备急方》等。耳濡目染,家庭熏陶,给她行医治病创造了良好条件。她长期与葛洪在广州罗浮山炼丹行医,岭南人民尊称她为"鲍仙姑"。

鲍姑行医采药,其足迹遍及广州、南海、惠阳、博罗等地。她医术精良,擅长灸法,以专治赘瘤与赘疣而闻名。她采用越秀山脚下漫山遍野牛长的红脚艾作艾绒进行灸疗治疾,因此,后人称此艾为"鲍姑艾"。曾有诗赞颂:

越井岗去云作岭,枣花帘子隔嶙峋。

我来乞取三年艾,一灼应回万古春。

一天,鲍姑在行医采药回归途中,见一位年轻姑娘在河边照容,边照边淌着泪。鲍姑上前一看,见她脸上长了许多黑竭色的赘瘤,十分难看。乡亲们因此都鄙视她,亦无法找丈夫,故而顾影自泣。鲍姑问清缘由,即从药囊中取出红脚艾,搓成艾绒,用火点燃,轻轻地在姑娘脸上熏灼。小久,姑娘脸上的吃疼全部脱落,看不到一点瘢痕,变成了一个容俊貌美的少女。她千恩万谢,欢欢喜喜而去。

遗憾的是,鲍姑没有留下什么著作。后人认为,她的灸法经验可能渗入到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该书有针灸医方109 条,其灸方竟占90 余条,并对灸法的作用、效果、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都有较全面的论述。据分析,葛洪小擅长灸法,他的精力主要集中于炼丹和养生上。《肘后备急方》中收入如此卞富的灸方,可能与擅长灸法的鲍姑有密切的关系。

鲍姑死后,岭南人民为了纪念她对医学事业的重大贡献,在广州越秀山下三元宫内修建了鲍姑祠,以志纪念。

谈允贤:江苏尤锡人,是明代一位著名的妇科女医生。其祖父曾任南京刑部郎中,是当地的名医;祖母对医药也十分精通。谈允贤从小就受到家庭的熏陶,专心致志地学习各类医典经书。她的祖母在临终前将全部秘方和制药工具传给了她。

谈允贤在婚后得了气血失调症,她自己诊脉确诊后,开方用药,将自身之病作为临床实践之路,经多次服药,终于痊愈,谈氏医名大振。在封建社会中,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男女授受不亲,一些闺阁千金和富豪眷属,生了妇科之病,羞于对男医生启口,因而不能及时治疗,延误病情,危及生命。闻谈氏之名,纷纷前来请她诊治。不久,谈允贤正式悬壶诊病,成为当地妇科的著名女医生。她在50多岁时,将祖母传授的医术和自己临床中积累的医疗经验,写成《女医杂言》,传给后人。

淳于衍:西汉宫廷女医家,擅长妇产科。

蔡寻真、李腾空:唐代民间女医家,蔡氏系唐侍郎葆某之女,李氏为唐宰相李林甫之女。

蔡、李二人同在庐山一带行医。

胡谙:唐代女医家,胡氏对脏腑理论很有研究,撰有《胡谙方》二卷,又编绘了《黄庭内景五脏六腑图》一卷。

冯氏:宋代宫廷女医学家,是郭敬仲之母,治病多见奇效。因她为太后治病有功,被宋高宗晋封为“安国夫人”。

汪夫人:宋代宫廷女医学家,她“知书善医,精妇人病,显于时,掌内府药院事”。

张小娘子:宋代女医学家,精通外科,治疗疮疡诸病多有奇效。

陆氏:明代宫廷女医学家,她原在民间行医,精通力脉。

彭氏:明代宫廷女医学家,经御医会试后入宫,专为太后治病,颇得太后的喜爱。

吴氏、毛氏:明代民间女医学家。吴氏系郭琬(医学家)之母,毛氏为郭琬之妻,郭琬父亲也因医而名扬当时。

韩医妇:明代民间女医学家。她“以医术游四方,治病多奇验”,韩氏怜悯穷人,深得爱戴。

周佑、周僖:明代女本草医学家,为两姐妹,她俩用彩色绢绘有《本草图谱》一书。

顾德华:清代女医学家,字鬃云,她是吴县一带妇科名医,著有《花韵楼医案》一卷。

叶荫:清代女医学家,她爱好幼儿保健及护理。著有《保赤金科》一书。

孙西台:清代女医学家,字言言。在中医理论上有相当的造诣,著有《书星楼医案》一书。

曾懿:清代女医学家。她擅长瘟病,用药有独到之处,自制诸方,配合巧妙。撰有《医学篇》二卷。

本页关键字:古代女医学家  女医学家  义妁  鲍姑  谈允贤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我国古代医生的称谓        下一篇:晨斋枸杞一杯羹

>> 返回中医漫话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