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酒的由来
药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制作历史。我国最古的药酒酿制方,是在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养生方》和《杂疗方》中。
从《养生方》的现存文字中,可以辨识的药酒方共有六个:用麦冬(即颠棘)配合秫米等酿制的药酒;用黍米、稻米等制成的药酒(“为醴方”治“老不起”);用美酒和麦X(不详)等制成的药酒;用石膏、藁本、牛膝等药酿制的药酒;用漆和乌喙(乌头)等药物酿制的药酒;用漆、节(玉竹)、黍、稻、乌喙等酿制的药酒。
《杂疗方》中酿制的药酒只有一方,即用智(不详何物)和薜荔根等药放入甑(古代一种炊事用蒸器)内制成醴酒。其中大多数资料已不齐,比较完整的是《养生方》“醪利中”的第二方。该方包括了整个药酒制作过程、服用方法、功能主治等内容,是酿制药酒工艺的最早的完整记载,也是我国药学史上重要史料。
先秦时期,中医的发展已达到了可观的程度,这一时期的医学代表著作《黄帝内经》,对酒在医学上的作用,做过专题论述。在《素问·汤液醪醴论》中,首先讲述醪醴的制作“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即用完整的稻米作原料,坚劲的稻杆做燃料酿造而成,醪是浊酒,醴是甜酒。“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说明古人对用酒类治病是非常重视的。此后各朝代,论述药酒的书籍和篇章更是层出不穷。
到了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及《金匮要略》两部著作中多次论述了药酒与药的关系,应用酒炮制中药,用酒送服丸散,更用酒制造药酒。如《伤寒杂病论》“妇人六十二种风,乃腹中气血刺痛,红蓝花酒主之。”红蓝花能行血活血,用酒煎更能加强药效,使之气血畅通,则腹痛自止。在东汉时,已形成正月初一饮药酒防疫的习俗。
从隋唐至宋元明清,尤其是蒸馏酿酒的出现,药酒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此期间,医学家对药酒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药酒在民间的应用更加广泛。唐代孙思邈《千金方》和《千金翼方》中载有巴戟天酒、五加酒、芎藭酒、枸杞酒、虎骨等药酒十余种。宋代《太平圣惠方》的药酒序则谓:“夫酒者,谷蘖之精,和养神气,性惟剽悍,功甚变通,能宣利胃肠,善导行药势。”主张用药治病,宜分病邪之深浅,若病之初,当以汤液治之;而病至晚期,沉疴日久,当以药酒性酷热和善行药势之优点而用之。不但是医学家,而且文学家对药酒也颇有论述和描写。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三十八回,写了林黛玉“吃了一点子螃蟹,便觉得心口微微的疼,须得热热的吃口烧酒”,宝玉便命丫环将合欢浸的酒烫一壶来,宝玉希望林黛玉喝下这酒能“合欢蠲怒”,以治她的“肝郁气滞症”。
由此可知,药酒对于人们防疫保健具有一定的作用。现在到了冬季,人们还是喜欢用药酒补身子,足以说明药酒的经久不衰。
本页关键字:药酒 药酒酿制 马王堆 养生方 杂疗方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竹笋既是美食亦是良药 下一篇:中医养人,书法养心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
- 中医肿瘤的发病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