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医文化 --> 医药典故 --> 猕猴桃名称由来

猕猴桃名称由来

在皖南山区的漫山遍野间,每到金秋时节,草黄果熟,攀附在古木或林间,有一种青藤翠蔓,上面挂着一串串肥嘟嘟的果实,上面有许多棕色小点,掰开一看,果肉呈黄绿色,果核部分有黑色的小芝麻点之类。食之,酸甜适中,汁香浓,清凉解渴。这种果实因猕猴喜欢吃,故名“猕猴桃”。不过,在休宁西部地区,人们却称其为“义猴桃”,关于其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凄婉动人的传说。

话说明朝前期,清清的率水河畔有一个美丽的村落,叫石田村。该村古木葱葱,飞禽走兽遍布林中,离村不远的瀛山脚下,有一孔破密,窑内住着—位老人,常年以行乞为生。老人心地善良,有一颗菩萨心。一日,老人在山间行走,忽然发现一只受了伤奄奄一息的猴子,老人于是将其抱回窑内,并采来草药敷于其伤口处,不久,猴子便起死回生了。老人疼爱这只猴子,讨来食物皆分两份,而且从不用铁链限其自由。日久生情,人猴情谊相笃,猴子也日夜陪伴老人,忠心耿耿,给老人余生倍添几分慰藉,人们皆称此猴为“义猴”。

有一年冬天,时任吏部尚书的汪可授回乡探亲。一日,风云突变,骤然降温,北风呼啸,暴雪从天而降。四周茫茫,冰封大地,人们无法外出。雪后初霁,汪可授忽然想起几日未见老人,不知其境况如何。素有仁义之心的汪可授便匆匆向破窑走去。没想在路上却碰上了“义猴”,只见“义猴”泪流满面,嗷嗷直叫,且不停向汪可授作揖。汪可授预感不妙,待至窑中,揭开被子一看,老人已在饥寒交迫中魂归西天。义猴在老人身边团团乱转,叫声凄惨。汪可授便拿出银两给老人买棺入殓。在村民抬着棺木走向墓地时,义猴爬上指材盖哭泣,不管怎样也赶不走。

坟建好后,义猴日夜端坐坟顶,不吃不喝,日渐消瘦,没多久,也追随老人而去了。汪可授闻知此事,深感义猴情深义重,于是,雇人将这只义猴葬于老人身旁,让他们在九泉之下长伴相依,并在其墓旁立一石碑,上书“义猴冢”三字。没曾想,来年春天,“义猴冢”上竟长起嫩绿的藤苗,随后越长越长,盘于坟墓四周。再过了一年,藤上竟然结出了果实。果皮的颜色于猴毛之色相似,又因其是在“义猴冢”上长出的,人们便称为“义猴桃”。所以,时至今日,休西地区的百姓仍将“猕猴桃”称之为“义猴桃”,那是人们在深切怀念那只知恩图报的“义猴”。

早在公元前的《诗经》中,就有了猕猴桃的记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描绘了猕猴桃的形色:“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

本页关键字:猕猴桃  本草纲目  医药典故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元胡治病有妙用        下一篇:简文帝书《劝医论》

>> 返回医药典故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