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炎热酷暑难当,7招预防风湿病
转眼间进入大暑节气,一年中最热的时令就来了。大家普遍认为,夏天那么热,主要是患中暑、热伤风一类的病,患风湿病的应该不多。但夏天患风湿病还真不少,原有风湿病,夏季加重的更多见,那夏季应该怎么预防风湿病呢?
什么是风湿病?
风湿病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 中医称“痹病”或“痹证”,是由于不同病因引起的,影响到运动系统(骨、关节、肌肉、肌腱、滑囊、筋膜、韧带及神经、血管等)表现为慢性疼痛和(或)肿胀、畸形、功能障碍,感觉异常等症状的一大类疾病。
所谓一大类疾病,就是说风湿病并不仅仅局限于人们平时所说的关节炎、老寒腿等。风湿病的范围十分广泛,包含有100多种疾病。常见的有风湿性、类风湿性、骨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硬皮病、雷诺氏病、痛风、干燥综合征、皮肌炎、颈腰椎疾病等。
夏日如何预防风湿病?
盛夏炎热,酷暑难当。此时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得夏季感冒(热伤风)、风湿病等。《黄帝内经》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圣人避风如避矢石”。致病之“虚邪贼风”大多是气候异常变化所产生,多发生于气候与时令不相适应而使人致病。但是“人造贼风”则是人为因素导致的“虚邪贼风”,既然来自“人造”,自然可以预防,尽量做到以下7个避免:
避免汗出当风,贼风乘袭
三伏时节,身体总是有汗,特别是活动、运动后,此时周身大汗淋漓,如果贪凉,立马吹空调,或者电扇对着吹,这样最容易引发“空调病”,因为此时全身皮肤的毛孔为了散热处于开放状态,突然接触冷风,毛孔来不及收缩,风寒之邪便会乘虚而入,这就是“人造贼风”。
“人造贼风”不经意间侵袭人体既会导致咳嗽、打喷嚏等感冒症状,也会导致身体疼痛、关节疼痛等风湿病。
还有一点,不能饮酒后汗出当风,酒后汗出则腠理空虚疏松,极易被外邪侵入,寒湿乘虚内侵,则风与湿邪内外相搏,则形成历节(类风关、痛风)等病。
正确方法应该是从室外进入室内时,要先让自己在常温下“冷却”10~20分钟,等皮肤温度下降收汗之后,再在电风扇旁边或空调房(26℃左右)乘凉休息。尤其要注意男士不宜赤膊,女士不宜着吊带衫、露脐装、低腰裤,避免汗出时当风。
避免汗出入水,风湿缠身
俗语云:“汗水没落,冷水莫浇”。夏日人们户外活动后,为尽快消汗除热,往往喜欢冲冷水浴或游泳来“快速冷却”。
这样身体骤然遇冷水,会使开放的毛孔立即收缩,毛孔关闭,热量不能散发而滞留体内,可引起:高烧、咳嗽;同时毛细血管遇冷迅速收缩而引起供血不足,使人头痛,头晕,昏厥等;因汗出时毛孔大开,水湿极易从汗孔而入,侵入肌肉腠理骨关节内,还会导致风湿、寒湿身痛等症。
《金匮》谓历节病是“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汗出时入水中洗浴,水湿从汗孔乘虚而入,停滞肌肤筋脉,阻碍营卫气血运行,则全身关节疼痛、肿胀。乃至中暑、伤暑。
正确方法是运动完后也不要马上入水如冲凉、游泳或淋雨等,要先休息20~30分钟,等全身汗干后再沐浴或游泳等。水温一般控制在30℃左右为宜。亦可用热毛巾擦脸擦身,不但容易去除灰尘污垢,还能够排汗降温,使皮肤透气,让人感觉凉爽、舒适。
避免汗后饮冷,寒湿伤肺胃
由于冰箱、冰柜的普及,人们为追求口感好食冰冻食品,特别是夏天气温高,很多人喜欢吃冷饮,如冰牛奶、冰西瓜、冰淇淋、冰饮料等。
中医认为“形寒饮冷既伤肺,又伤胃”,进入夏天,特别是伏天后,中医称之为“长夏”,这时的天气特点是闷热难耐,如过度地贪食冷饮后,寒湿之邪伤肺则出现咳嗽、流体、打喷嚏等感冒症状;寒湿伤脾胃,则脾失健运,易见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腹痛等下滑道症状;同时内湿引动外湿则见身痛关节痛等风湿病症状。
正确方法是:注意夏日不可汗出时马上喝冷饮或冷水,尤其不可大量饮冷。吃冰淇淋等冷饮一定要适量,且吃的时候要小口慢吃。尽量养成喝温开水的习惯,忌食生冷,尽量不吃冷食、冷饮、冷水果。适当进食温性食物。
夏天可用温中散寒之品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风湿病和寒性疾病。如多喝姜枣汤:将红枣3~5颗、生姜3~5片共煮,加入红糖服用,每日早上一次,夏季和冬季服用,温胃散寒效果最佳。
避免贪凉露宿,湿邪浸身
炎炎夏日,汗出不断,不少人贪凉,喜欢睡地板或者睡在自家的房顶上,由于地面散热快,吸收热量也快,容易吸收背部热量,极易伤人阳气。
另外人在熟睡时全身基础代谢减慢,心跳减慢,血压下降,体温调节功能下降,身体抵抗力变弱,对冷热也不如醒的时候敏感,而夜晚气温较低,这时夜宿露天或睡地板,风寒之邪更容易进入体内,地面寒湿或湿热之气也极易侵入人体,可诱发腰背疼痛、风湿性关节炎,以及感冒、肠炎、面神经炎等。而且睡硬地板又容易造成局部气血不畅,出现肢体麻痹等。
俗语云“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为六大致病因素之一,湿与寒在一起,称为湿寒;与热在一起,被称为湿热;与风在一起,被称为风湿;与暑在一起,被称为暑湿。湿邪如不去除,可使病情迁延难愈。因此夏天尽量避免贪凉露宿,最好不要睡地板或在潮湿的环境中停留过久。
避免久着汗衣,寒湿稽留
夏天汗出不断,衣服经常是湿的,如果人一旦安静下来,汗湿的衣服会马上变得湿冷黏腻,贴在身上很难受。因为湿衣服一直在蒸发,蒸发时液体变成气体,会从身上吸收热量,把身体大量热量带走,因此感觉身体湿冷。
而此时皮肤的毛孔大开,寒湿乘虚而入,也会导致风湿类疾病等。如临床常见的腰腿痛,仲景谓:“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如坐水中,形如水状”。
腰部感受寒湿则导致腰背部冷痛沉重,如坐在冷水之中的感觉。要注意出大汗后要及时把汗擦干,并更换干燥衣物、鞋袜。预防“人造贼风”的伤害。
避免过度劳累,高温下运动
夏天气温高,超强度劳动或运动会导致汗出太多,损耗气阴,甚至导致中暑。运动可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预防关节强直、畸形及肌肉萎缩。可选择太极拳、关节活动操、气功、散步与慢跑、健身操等有氧运动调养项目。但夏季运动要注意运动适度,避免剧烈运动及长时间保持单一动作,同时要尽量避开高温时段,宜早晚进行。以免中暑或昏厥。
本页关键字:大暑节气 痹病 痹证 风湿病 虚邪贼风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夏季调摄重在“心”,三个穴位可“祛湿”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七月顺时养生:劳逸结合 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大暑养生
- 夏天宝宝多汗怎么办?试试这三款药膳
- 快板:致敬中医战疫人
- 彝药“野坝子”
- 天津市级非遗项目苏氏骨科第六代传承人苏宝耀
- 少白头很闹心 这些方法要牢记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