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保健 --> 中医养生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秋燥认知的四大误区

秋燥认知的四大误区

秋燥症状并不是多饮水或者简单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便能缓解的,一定要对“证”,才能有效预防。

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的意思是天气变冷,露水结成霜。即便秋季带来降雨也不能明显缓解秋燥的环境,反而更让秋凉时节“凉燥”的威力加大。

对于秋燥的认识,很多人应对的方法大都以补水和一般的食疗为主。专家介绍说,有的秋燥症状并不是多饮水或者简单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便能缓解的,一定要对“证”,才能有效预防。

误区一:到了秋天就一定会出现秋燥症状

秋燥虽然是自然现象,但是这个“燥”如果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便成为致病因素,中医称之为“燥邪”,有的人也许会说,为什么自己觉得秋燥的感觉很明显,但是身边有的人却感觉不是很大?

这主要与秋燥产生的三个客观条件有关系。第一是有的地方虽然到了寒露节气,但是雨水并不稀少,秋燥的感觉因此也不明显;第二是有的地方寒露节气之后雨水较少,秋燥程度比较强烈甚至变化过于急骤,超过了很多人的适应能力,因此大家对秋燥的感觉会比较明显;第三是虽然秋燥出现的时间与程度都比较正常,但是有的人的抵抗力较低,对秋燥比较敏感一些,因此同一地区的人对秋燥的感觉也不一样。

误区二:多饮水就能防秋燥

很多预防秋燥的养生文章中都会提到多饮水以预防秋燥的说法,一些人觉得比较有效果,但是还有一些人觉得效果不明显,这是为什么呢?

燥邪的致病原因有四个特点,对于秋燥耗损津液的这一证型,主要是因为燥的特点引起的。但是秋燥致病的燥邪还有三个特点需要注意,第一是燥邪最容易损伤肺脏,诱发呼吸系统疾患,比如大家经常听说的燥咳,这类咳嗽西医的治疗效果不是非常理想,中医按温燥与凉燥辨证用药,效果较好。

温燥咳嗽一般发生在初秋,以咳嗽少痰,不易咯出,口干咽痛为特点,或伴身热、微寒、头痛等风热表证。中医常用具有疏风清热,润燥止咳的中药进行治疗。

凉燥咳嗽一般发生在深秋,主要是感受燥邪与风寒之邪,主要症状除了咳嗽少痰,咽干鼻燥表现外,往往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风寒表证。中医常用具有疏风散寒,润肺止咳的中药进行治疗。

误区三:不到深秋不会出现“凉燥”症状

也有人会提出疑问:这个时候还没到深秋,为什么自己会出现凉燥咳嗽的症状呢?

第一,这往往与患者的体质有关,如阴虚体质的燥咳患者易患上温燥咳嗽,气虚、阳虚体质的患者易患上凉燥咳嗽,这时候不但要用中药常规方剂对证治疗,还需要服用秋冬膏方调理。

第二,中医认为燥性肃杀,会克伐肝气。燥邪五行属金,按照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金克木,所以,秋天燥邪太过会对人体的肝气造成损害,容易引起情绪波动、内分泌紊乱、月经失调、心慌心悸、失眠等问题。这个时候不但要润燥还要疏肝解郁。

第三,秋燥中的凉燥容易滞涩气机。被这类燥邪所伤的患者一般会出现胸闷喜叹气、两胁容易胀痛、嗳气、忧郁寡欢、情绪波动时易腹痛腹泻、女性易出现乳房胀痛甚至痛经等症状,这个时候仅仅润燥也是不够的,还需要使人体气机得以顺畅。

误区四:多敷面膜就能对抗秋燥

很多女性在秋季会因为秋燥感觉面部肌肤干燥,于是采用多敷面膜的办法来对抗秋燥,这实际上是一个误区。

肌肤过于干燥的人仅仅靠多敷面膜是没有效果的,反而会加重皮肤干燥的症状,因为皮肤的滋润是由内而外的,这个季节适合根据具体的体质配合膏方调理。因为面膜里含有大量的精华成分,而皮肤的吸收能力有限,过剩的营养吸收不了反而会堵塞毛孔,滋生粉刺、油脂粒等问题。

对于时下较流行的睡眠面膜,性质较温和清爽,补水效果也不错,有的女性喜欢敷着过夜,杜长明介绍说,这是不可取的,因为皮肤长时间不能呼吸,新陈代谢受阻,也同样会带来粉刺和油脂粒等问题。秋燥的季节最好使用成分较温和的保湿面膜,使用次数不要太频繁,每周敷1~2次,每次时间不能太长,约15~20分钟即可,不要等到整片面膜都干掉再拿下来,否则水分蒸发,根本起不到保湿作用。

本页关键字:秋燥  秋燥症状  滋阴润燥  燥邪  凉燥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深秋天已寒 饮食起居防鼻炎        下一篇:

>> 返回秋季养生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