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肿瘤专题 --> 抗癌理论 --> 《伤寒杂病论》中癥瘕积聚的辨治思想

《伤寒杂病论》中癥瘕积聚的辨治思想

辨证论治是《伤寒杂病论》的精髓,也是当前“个体化医疗”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肿瘤病证变化驳杂多端,即使是同一肿瘤疾病在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证亦不同,临证时当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伤寒杂病论

肿瘤归属于中医学“癥瘕”“积聚”“脏结”等病证的范畴。中医学有关癥瘕积聚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如《灵枢·五变》日: “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难经·五十五难》曰: “故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

1、肿瘤病证多端,临床需辨证施治

辨证论治是《伤寒杂病论》的精髓,也是当前“个体化医疗”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肿瘤病证变化驳杂多端,即使是同一肿瘤疾病在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证亦不同,临证时当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同一肺癌患者,在手术前、手术后、放疗与化疗前、放疗与化疗期间、放疗与化疗后等不同阶段,其临床证候均会发生相应地变化,此时应权衡病情之轻重,根据某一阶段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抓住其主证特点,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或抗癌,或扶正,或扶正抗癌并重,体现了同病异治的治疗理念。同理,不同的肿瘤疾病在发展过程中若出现相同的病机,表现为相同的证,则应采取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即“有是证,用是药”。如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结肠癌患者,在放化疗后多表现为阴虚热毒内结之证,因而在临床辨证施治时可以采用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法治疗,体现了异病同治。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恶性肿瘤“个体化治疗”已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模式,张仲景所强调的辨证论治与当前肿瘤现代医学的“个体化治疗”有异曲同工之妙。现代医学的肿瘤“个体化治疗”是建立在现代分子生物学、生理病理学、细胞免疫学等多学科的基础之上,中医辨证论治可以在临床上结合现代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提升到更精确的水平,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总之,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是中医辨证论治在中医肿瘤临床的发展和延伸。中医辨证论治是肿瘤“个体化治疗”的基础,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精髓就是要做到个体化,实现精准治疗。

2、肿瘤病机复杂,治疗当用复法大方

复法大方属七方之一,其学术思想源于《黄帝内经》,实践则始于张仲景《金匮要略》治疗癥病的鳖甲煎丸。鳖甲煎丸是张仲景所创方中为数不多的大方之一,药有二十三味之多,全方寒热并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益气养血、调和阴阳、解毒攻邪、除痰消癥诸法兼备。现代临床常用来治疗淋巴瘤、肝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收效显著。可见鳖甲煎丸能够针对恶性肿瘤虚实夹杂、寒热互结、痰、毒、瘀、虚并见等纷繁复杂的病机起作用,这与现代中医对恶性肿瘤病机的认识是十分吻合的,因而复法大方在现代中医肿瘤临床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周仲瑛教授就善以复法大方治疗各种恶性肿瘤。

中医学认为,恶性肿瘤是由于多种致病因素长期作用于机体,导致机体正气损伤、气滞血瘀、湿聚痰凝、癌毒内生所形成的一种复杂性疾病,虚实夹杂、寒热互结、痰毒瘀虚并见是其共同的特点。因此,临床治疗显得尤为棘手,希冀从某一点入手,以常法处方,难免病重药轻、顾此失彼。况且很多肿瘤患者经过西医的手术或放化疗后,其病机寒热虚实错综复杂,这也为复法大方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创造了客观条件。复法大方基本内容涵盖了针对恶性肿瘤复杂病因病机的一些治疗方法,包括解毒抗癌法、软坚散结法、疏理气机法、活血化瘀法、化痰降浊法、扶正固本法等。复法大方为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基本原则,当然临床具体应用复法大方时,还要结合肿瘤患者各自的病机特点及患者的具体证候特点,在治疗上有所侧重,灵活把握。

3、肿瘤难以根治,治疗当“以人为本”

张仲景所处时代虽然与今时相去甚远,但是张仲景面对的癥瘕积聚与当今肿瘤的病证之“正虚邪实”本质却是一致的。恶性肿瘤是一种难治性疾病,从张仲景对脏结的论述中使用了“难治、不可攻、死”等词语便可见一斑。即使在医学水平飞速发展的今天,临床根治仍非易事。

因此,临床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尤其是中、晚期肿瘤患者,肿瘤或已出现转移,累及多个脏腑,邪毒得势嚣张,正气虚衰,此时不可一味以瘤体是否缩小或消失作为疗效评价的标准,而是需要更多地关注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标。若一味攻邪抗癌,反而会使病情恶化。尤其晚期肿瘤患者经过手术、放化疗后,正气多已虚衰较甚,机体不任攻伐,对于这样的肿瘤患者,即便癌毒亢盛,治疗时亦当以扶助正气为主,不可一味攻伐。体现中医治疗肿瘤“以人为本”的思想,扶正培本,“寓攻于补”,常能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维持生机,使肿瘤患者长期“带瘤生存”。

张仲景治疗癥瘕积聚,有的给出了具体的治法方药,而对于脏结则没有给予明确的治疗方法和方药,需灵活看待,正如《伤寒杂病论》开篇“自序”云:“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可见张仲景著此书之目的在于既示人以规矩,又示人以灵活。因此,作为临床医生,如能将张仲景有关癥瘕积聚的辨治思想指导今天的肿瘤临床实践必将从中获得启示。

本页关键字:伤寒杂病论  辨证论治  癥瘕积聚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伤寒杂病论》中癥瘕积聚的辨治特色        下一篇:

>> 返回抗癌理论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