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湿中补脾肉豆蔻莲子粥
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呕吐的现象,遇到这冲情况,要想让人停止呕吐,谁都知道需要找到一种止呕药。很多人的呕吐是由于脾胃虚寒所引起的,对于这种呕吐的治疗,就需要温中补脾。
生活中呕吐很常见,酒喝多了会呕吐,怀孕了会呕吐,看见恶心的东西会呕吐,吃了不好的东西会呕吐……一般人都“尝”过呕吐的苦头,但却未必对它有多少了解。在古人眼中,“呕”与“吐”应该分开来解释。金代李东垣认为“声物兼出谓之呕”、即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哕”也就是“干呕”了,另外,无声无物则是“恶心”。因为呕与吐经常同时发生,所以后来大多并称为“呕吐”。除了唱酒、怀孕等特殊情况,值得一提的要说“吃”出来的呕吐。最常见的是许多人一吃凉的,尤其是在夏天里,喝点冰镇的啤酒,吃点冰冻的雪糕,或吃一些像葡萄都样性质寒凉的水果,就很容易引发呕吐。这都是脾胃虚寒造成的。
脾胃虚寒包括两点,一是虚,脾胃主管消化食物、吸收食物中营养物质,身体健康的人,吃饭后食物在胃中经过消化,传输到大肠。而脾胃虚弱的人,吃饭后食物停留在胃中,不能消化,不能正常传输到肠道,故而会出现饭后胃胀不适,甚至呕吐的症状。第二,脾胃的性质是喜欢干燥,不喜寒凉,一旦受到寒冷的过度刺激,就会丧失它的作用,使得食物逆流而上,从口中吐出来。隋代医学家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就指出:“呕哕之病者,由脾胃有邪,谷气不治所为也,胃受邪气则呕”,这也说明了呕吐的发生是由胃受那气所致。对饮食的不加节制可以说是造成脾胃虚寒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久病体弱,或是一直忧愁不堪,也会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虚寒。
一旦脾胃虚寒,脾胃就不能运化水谷。这时候的人常常出现是这样的情况,害怕冷的东西,喜欢热的东西,或者是害怕冷的天气,而不怕热的天气,总是不想吃东西,对很多食物感觉没有什么胃口,而且一遇到吃冷的和喝冷的就会产生呕吐,四肢常常是冰冷的,饮食不容易消化,吃进东西之后,过一段时间就吐了出来,虽然吐得可能不是很厉害,但就是时不时地来一次。
要调治脾胃虚寒所引发的呕吐,就得温中补脾,可以吃一些具有温热和补脾的食物,而忌讳食用寒凉之物。可以多吃一些肉桂、山药、荔枝、莲子、肉豆蔻等。肉桂味道辛甘,性质是大热的,往往用来补火助阳,虚寒导致的呕吐的药方常常会用到它。山药入肺、脾、肾经,有补益脾胃的作用,常用于脾胃虚弱的药方。《普济方》认为山药可以治脾胃虚弱引起的“呕吐不思食,脘腹胀满”。荔枝的性质是热的,《泉州本草》就说荔枝具有壮阳益气,补中清肺,能治呕吐逆气等证,对于温中止呕有作用。我推荐一个针对脾胃虚寒导致呕吐的一个方子,叫做肉豆蔻莲子粥。
肉豆蔻在有的地方又叫肉果,常常作为药用,味道又辣又苦,还带有一点涩涩的感觉;性是温的;入于脾、胃、大肠经;能够温中健脾,行气止呕,常常用来治疗胺腹胀痛、食少呕吐。莲子则是常常都能够见到的,甘甜中略带有一点湿,具有健脾之效,可以治疗反胃吐食。整个方子对于脾胃虚寒引起的呕吐具有良好的调治效果。
对于脾胃虚寒引起的呕吐患者,在曰常妒理上述需要适当地注意一下,因为患者阴虚内寒,多喜温喜暖,所以室温宜偏高,要多呆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这个病症的特征是时不时地啦吐但是并不剧烈,可是时间长了就容易损伤正气,所以应该多休息以顾养正气,不过不能每天都躺在床上不起来,这样反而会导致气血不畅、精神不振,总之曰常活动要以不感劳累为度。吃饭要以软食力主,少食多餐,比如用一些可以温热或补脾的食物和大米一同熬粥,每隔几个小时就热一热,吃上一碗。此外还可以用热毛巾对胃部进行热敷。
肉豆蔻莲子粥
来源:《仁斋直指方》
用料:肉豆蔻5克,莲子60克,粳米50克,食盐适量。
制法:分别将肉豆蔻、莲子、粳米清洗干净,然后将莲子去芯(因为莲子芯是苦的),放入锅中加水一同煮粥,等粥熟后加盐食用。
用法:可以作为早餐和晚餐服用。
功效:温胃健脾,行气止呕,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痛,呕吐和食欲不振等。
本页关键字:脾胃虚寒 湿中补脾肉豆蔻莲子粥 肉豆蔻莲子粥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肝肾亏虚致目眩,枸杞子粥调“花眼” 下一篇:滋阴补肾黑豆苏木饮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入冬天寒易保暖,干燥上火怎么办?
- 突发心脏不适 中医急救有妙招
- 便秘是顽症,治疗需辩证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