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补肾黑豆苏木饮
月经不单单是血的问题,“经病之由,其本在肾”,月经不调的根本原因还在子肾——肾气的不足,肾阴的肾虚。补肾益肾是调理月经的不二法门。“黑豆苏木饮”可以帮您有效地滋养肾阴,活血通经,按时“催动月讯”。
大凡女人,一辈子多多少少都要碰到几次月经不调的现象:该来的时候不来,不想让它来的时候却又偏来捣乱,要么是总提前,要么是总推后,要么量太多,要么量过少。月经不调说来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也常常让人心神不宁、寝食难安。
《黄帝内经》对于女子的月经问题这样讲述:“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怎么理解呢?女子以“七岁”为一周期,“二七”就是十四岁。天癸是一种主宰生殖能力的物质,必须得到肾气及其他脏腑精气的温煦、滋养才能不断充盈:“任脉”是人体正中、正前方的一条经脉,“任”通“妊娠”的“妊”、主管女性的生育功能,女性要想怀孕,首先得“通任腺”;“太冲脉”也叫“冲脉”,从会阴出来,沿着任脉两侧往上走,走的是十二正经里面肾经的路线。冲脉走到胸口,散布子胸中,只有“冲脉盛”了,女人的例假和乳腺第二性征的发育才会正常良好。“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当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的时候,月经就会如期而至,也就是所说的“月事以时下”、此时女子就具备了生育的能力,“故有子”。
由此也可见,“天癸”还是“任脉”、“太冲腺”,全都依赖于肾气的充盈,肾精的滋养,女人如果肾气虚弱或者肾阴亏损,癸水不足,则冲任失养,难以按月催动月讯,就会导致我们常见的月经失调,周期紊乱。
相信绝大多数的女性会有这样的疑问,“都说男人需要补肾,女人,好像和肾虚没有什么关系吧?”人们往往把“肾虚”狭义地理解为性功能下降,也就一直误以为肾虚是男人的“专利”。其实,“肾虚”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夜尿频多、体力不济、记忆力下降、月经不调、心烦气躁等等都是女人“背虚症候群”的信号。
在现代社会中,女人肾虚的比例并不低于男人。怏节奏地工作和生活、长期地精神紧张、超负荷工作,在不知不觉中将人体代谢平衡打破,出现精力透支的状况,肾虚也就随之而来。还有,房事过度、流产次数多、熬夜、减肥、吸烟等也会导致女人肾虚,使造血功能受到伤害,气血两亏,最终导致像我们所说的月经不调之类的各种妇科疾病。
“安生之本,必资于食”,饮食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养生途径。补肾食物中首推的当数黑豆。黑豆是豆中之王,黑色属水,水走肾,黑豆被称作“肾之谷”。以前,人们总把黑豆作为牲畜的主要饲料,就是为了让牲畜能够长得更强壮有力,从而更好地劳作,这也正好印证了黑豆的强大补肾功效。为了调理月经,我们再配入一些活血的苏木,将其制做成一款饮品——黑豆苏木饮。
补肾的黑豆,配以活血通经的苏木和红糖,共奏滋养阴液,活血调经之功,非常适合由肾虚引起的月经不调的女性饮用。《黄帝内经》的十二时辰养生法还讲究按时辰养生,17~19点的酉时是肾经当令,此时是养肾的最佳时段。经过申时人体小肠的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储藏精华的阶段。倘若能够在这个时段来一杯黑豆苏木饮,它的营养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吸收,对于肾脏功能的养护是十分有益的。如果受条件限制或者有特殊情况,在这个时候没有办法喝上黑豆苏木饮,您也可以进食一些其他补肾的小食品,如核桃仁、枸杞子、牛肉干等等,同样可以起到很好的补肾养肾效果。
女人是很娇贵的,月经也是非常娇贵的生理症候。和这个“老朋友”相处,一定要像和家人一样相处得融洽。因为它控制着的是一个一生平安的阀门,阀门控制好了,几乎所有的妇科病就不会找上门来。“治女子之病,当以经血为先”,从这种意义上来讲,调理好了月经,其实也就调理好了女人一生的幸福。
附:黑豆苏木饮
方源:《餐芝轩验方》
用料:黑豆30克,苏木12克,红糖适量。
制法:先将黑豆研磨成豆粉,然后与苏木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煎煮半个小时,捞去苏木,加入红糖调味即可。
用法:滋阴补肾,活血通经。
功效:补养脾气,养血肪面统摄血行。
本页关键字:滋阴补肾黑豆苏木饮 黑豆苏木饮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食欲不振,莲肉糕来开胃健脾 下一篇:双仁煎活血化淤通闭经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入冬天寒易保暖,干燥上火怎么办?
- 突发心脏不适 中医急救有妙招
- 便秘是顽症,治疗需辩证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