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浮动
【概念】
牙齿浮动,又称牙齿动摇。手阳明之脉入下齿,足阳明之脉入上齿,齿为骨之余,寄龈以为养,所以齿动与手足阳明之脉和肾关系密切。
牙齿浮动一症,有的继现于牙龈宣露之后,有的先见齿动而后出现牙龈宣露,因此古代医籍常将两者一并讨论。但也有的仅见牙齿浮动而无牙龈宣露。本文重点讨论以牙齿浮动为主症的,若先出现牙龈宣露的,则另列专篇讨论。
【鉴别】
常见证候
胃火燔齿牙齿浮动:牙齿浮动,伴有牙龈红肿疼痛,或牙龈宣露,口臭,便秘,脉滑数,舌质红,苔黄白腻偏干。
阴虚齿燥牙齿浮动:牙齿浮动,牙燥隐痛,继而牙龈宣露,伴有腰痠,头晕,耳鸣,脱发,脉细数,舌体瘦薄,舌质嫩红,苔薄或少苔。
气虚牙齿浮动:牙齿浮动,伴有咀嚼无力,气短懒言,脉沉细弱,舌淡苔白。
鉴别分析
胃火燔齿牙齿浮动:多由饮酒过度或嗜食辛辣所致。齿龈为阳明络脉所系,若肠胃积热,上蒸于口,腐其齿龈,则伤失所固而动摇。《寿世保元·牙齿》说:“土热则齿摇。”其辨证要点为牙齿浮动与牙龈红肿或宣露共见,并有阳明热证可稽(如口臭、便秘、喜凉饮、脉滑数、苔黄白腻等)。治疗宜清胃固齿,方选清胃散,或甘露饮。
阴虚齿燥牙齿浮动与气虚牙齿浮动:均为虚证牙齿浮动。但阴虚齿燥牙齿浮动多见于青壮年,或因房劳甚而伤肾精,或素有遗精之疾,致肾精不充,骨髓失养,则齿根动摇。而气虚牙齿动多见于老年人,或劳力过度者,气虚失于固摄,故牙齿浮动。辨证要点为;阴虚齿燥牙齿浮动,继而牙龈宣露,脉细数,舌嫩红,兼有肾阴不足症状(头晕、耳鸣、脱发等);气虚牙齿浮动,牙龈淡红,很少有牙龈宣露,伴有咀嚼无力,气短懒言,脉沉细而不数。阴虚齿燥治宜滋肾固齿,方选六味地黄丸加骨碎补,或用滋阴清胃固齿丸;气虚治宜补肾固齿,方选还少丹。
牙齿浮动,与口腔卫生有着密切关系。若素不漱口,食物残渣夹于齿缝,附于齿龈,日久作热.腐蚀牙根,则齿必摇。因此,保持口腔卫生也是防治牙齿浮动的必要措施。
【文献别录】
《诸病源候论·齿动摇候》:“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足阳明之脉又遍于齿,齿为骨之所终,髓之所养。经脉虚,风邪乘之,血气不能荣润,故令摇动。”
本页关键字:牙齿浮动 牙齿动摇 手阳明 胃火燔齿 阴虚齿燥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男性腰酸痛是什么原因?肾合胶囊为你解答!
- 一睡觉就做梦是怎么回事?肾合胶囊告诉你!
- 睡觉流口水咋回事?肾合胶囊告诉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