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症状大全 --> 儿科症状 --> 小儿丹毒

小儿丹毒

小儿丹毒,是指皮肤发红,赤若涂丹的症状,多见于婴幼儿。

【概念】

小儿丹毒,是指皮肤发红,赤若涂丹的症状,多见于婴幼儿。

古人对丹毒记载颇详,例如<颅囟经)载丹毒一十六种;《诸病源候论》记载丹毒三十种;《圣济总录》记载丹毒二十五种,再加小儿游肿赤痛,总共三十余种;如今常用“丹毒”、“赤游丹”、“赤游风”等名称。

此外,初生儿因胎脂脱落,与外界环境接触,皮肤颜色红赤,但无任何症状;又初生儿因皮肤嫩薄,局部感受邪毒,呈现红赤,但吮乳如常,精神好,称“胎赤”,均不属本症范围。

【鉴别】

常见证候

毒热蕴滞丹毒:初起恶寒发热,头痛,身痛,两目生眵,惊搐多啼,便秘尿赤,继而出现皮肤小片红斑,很快蔓延,色泽鲜红明亮,稍高出皮肤表面,境界清楚,压之皮肤红色减退,放手仍复灼红,触之灼热疼痛,苔薄黄或黄腻,咏象数或滑数,指纹浮紫。

毒热炽盛丹毒:壮热不休,烦躁多啼.唇焦口干,胸腹胀满,甚则神识昏迷,气促鼻煽,二目肓视,红斑肿胀,迅速蔓延,灼热鲜红,疼痛难忍,或伴瘀点、紫癜、水疱等。偶见化脓坏死,溃烂流水,舌质红,舌苔黄,脉象洪数,指纹紫滞。

胎毒蕴结丹毒:病发生于新生儿,红斑从脐部开始,向外遍游全身,可发生皮肤坏死,伴有发热,烦躁,呕吐,神昏等,舌苔黄,脉象数,指纹紫滞。

鉴别分析

毒热蕴滞丹毒与毒热炽盛丹毒:丹毒发病之因,大多由于小儿胎中毒火内伏,或生后皮肤损伤,护理不当,为外风邪毒所侵,风毒发于腠理,热毒搏于血分,蒸发肌表,而发此病。毒热蕴滞丹毒与毒热炽盛丹毒,二者均为实证热证,只是病情由表及里,由轻转重,毒火日渐炽盛所至。前者多见恶寒轻,发热重,头痛身痛,两目生眵,皮肤红斑,迅速向周围蔓延,色泽鲜红明亮,稍高出皮肤表面,皮肤僵硬,触之灼热疼痛。若丹毒发于头部,为邪尚在表,治法宜清热解毒,代表方剂为普济消毒饮;若丹毒发于胸背部,为邪侵肝经,治宜疏肝清热解毒,方用龙胆泄肝汤;若丹毒发于下肢,为湿热下注,法宜清热利湿解毒,方用萆薢渗湿汤合五神汤。后者为毒热炽盛,邪毒入里,营阴损伤,症见皮肤紫红,伴有瘀点,皮肤僵硬,肿势更甚,灼热疼痛难忍,拒按拒摸。严重时结毒化脓,溃烂流水,并伴有壮热不休,烦躁多啼、神识昏迷,全身抽搐等。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泻火,代表方剂清营汤合黄连解毒汤。更甚者可用清瘟败毒饮。若见神昏抽搐者,加服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无论病情轻重,都可用如意金黄散适量,以大青叶煎水调敷患处。

胎毒蕴结丹毒:此症发生于新生儿,红斑往往游走不定,多有皮肤坏死,伴高热烦躁,呕吐,抽搐等严重的全身症状,治法宜凉血泻火解毒,可用黄连解毒汤加味,邪毒内攻者,治宜清心开窍,凉血解毒,用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

丹毒多发于婴幼儿,发病急,传变速,对小儿危害严重,因此,对此症不可掉以轻心。

【文献别录】

《诸病源候论·丹毒病诸候》:“丹者,人身体忽然焮赤,如丹涂之状,故谓之丹。或发手足,或发腹上,如手掌大,皆风热恶毒,所为重者,亦有疽之类。不急治,则痛不可堪,久乃坏烂,去脓血数升。若发于节间,使流之四肢,毒入肠则杀人,小儿得之最忌。”

《幼科证治准绳·疮疡》:“小儿丹毒乃热毒之气极,与血相搏,而风乘之,故赤肿及游走遍身者,又名赤游风,入肾入腹,则杀人也。大抵丹毒虽有多种,病源则一。”

本页关键字:小儿丹毒  丹毒  赤游丹  赤游风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顿咳        下一篇:

>> 返回儿科症状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