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超半数民众看病首选中医
“十三五”是湖南省从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迈进的关键时期。五年以来,湖南省中医药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医药服务体系逐渐完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传承和创新有力推进,人才培养力度加大,产业发展不断加快,文化建设和对外交流继续深化。
在中医医疗服务方面,湖南省每个市州均建设有1家达到三级甲等标准的市级中医医院,“十三五”期间建设236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全省6个专科入围全国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项目。截至2019年末,全省中医药卫生人员总数达2.8万人,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3千万人次,可以提供中医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99 %,社区卫生服务站占84%,乡镇卫生院占98%。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普遍建立“治未病”科室。全省超过96%的新冠肺炎患者接受了中医药治疗。调查显示,90%的民众关注中医药,88%的民众用过中医药,53%的民众看病首选中医药。
为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十三五期间,湖南省共批准立项省级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715项,资助研究经费1732万元,在打造中医药科研创新平台、开展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进展。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湖南中医药大学深化院校教育改革,通过优化管理、优化课程设置、配备双导师,促进多临床等措施,推进中医临床拔尖人才的培养。2016-2019年间,建设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5个,培育团队人才300余人。开展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工作,共培训学员7000余人。
依托“中医中药中国行”,湖南举办中医药健康文化大型主题活动,组织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大赛、全国悦读中医活动,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等,参与活动群众达12万人。开展中医健康湖南行志愿活动,接待义诊群众10万余人。文化宣传活动逐渐引导人民群众养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生活习惯,增进社会对中医药的认知与认同。
为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湖南形成了“三医联动”医改工作推进机制,提出到2022年,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基本实现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目前,109个中医类项目价格上调15%,重点推进19个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地区的中医医院医联体建设工作。
“十三五”期间,湖南省实现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在122个县(区、市)的全覆盖。培育了5个稀缺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积极开展大宗特色药材“湘九味”培育工程并发布遴选品种。为拓展中医药服务新业态,湖南支持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2017年在每个市州选取1个市级中医医院和1个县级中医医院,设专项1400万用于中医药康复能力建设。
上一篇:《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工作方案》印发 下一篇:孙达出席首届“一带一路”传统医药联盟成立暨生物医药成果转化会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大医精诚泽一方——记常州中医屠揆先
- 老百姓喜爱的“大白菜”还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 提踵颠足护肾腰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