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中医药大事记(1990—1996年)
(2)(4)历史陈述
中西医并重基本方针:两条腿走路更快更稳
从中西医并重的提出到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指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中医药的高度重视,也进一步彰显了中医药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日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中西医并重基本方针的提出也并非一蹴而就。
回顾起那段历史,《中国中医药报》社原社长邢思邵说,中西医并重是中医药人争取来的,中医药人要自重、自信、自强,努力传承好发展好中医药。中西医并重不是一句口号,是要把中医和西医有机结合好,更好地造福于人类,才是完全贯彻了中西医并重的工作方针。
1991年,国务院要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及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卫生部于1990年下半年成立了纲要起草小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派出时任该局副局长的田景福、曾担任过卫生部中医司副司长的林伟,以及邢思邵参加。
1990年8月到1991年2月,在卫生部起草小组召开会议和全国卫生厅局长会议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中西医并重方针,但起草小组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中医不能与西医并重,并提出,新的卫生工作方针应该是“中西医协调发展”。邢思邵等向局领导汇报后,决定向全国人大代表求援。
1991年3月,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召开。一天,邢思邵来到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团驻地西苑宾馆,将坚持“中西医并重”和不同意“中西医协调发展”的理由向时任人大代表的北京中医学院教授董建华说明。董建华非常赞同,他说:“坚持中西医并重这个议案,我一定领衔提出,我再找各地的中医代表商议一下。”
两天后,邢思邵又来到北京团驻地。董建华说,中西医并重的提法很好,外地中医代表都十分赞成,只是中医代表只有十几位,他们虽然都签了名,但根据规定,一个议案需要30位代表附议才能立案。当时在场的中医学家刘渡舟提议,让董建华带着邢思邵到北京团游说一番,争取让他们帮帮忙。
邢思邵回忆,当时跟随董建华到北京团,见到很多名人。有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著名作家杨沫女士等。邢思邵向他们介绍了中医的作用、重要性及现实处境,请他们支持中西医并重的提法,为董建华领衔的议案签名附议。这些名人代表对支持中医很感兴趣,纷纷签名,此议案的附议代表很快超过了30人。
就这样,1991年4月,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上,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将中西医并重列为我国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之一。中西医并重终于正式成为国家卫生工作的五大方针之一。
1991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在北京召开国际传统医药大会。会议明确,中西医并重是中国政府卫生工作的一项基本方针,继承发展中医药是中国政府的一贯政策。
1996年12月,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不仅高度肯定了中医药的历史地位,而且清晰表达了在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新时期,党和国家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基本思路:要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既要认真继承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又要勇于创新,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更好地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中西医工作者要加强团结、相互学习、相互补充,促进中西医结合。
本页关键字:改革开放 中医药大事记 陈国丰 干祖望 中药品种保护 中西医并重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国家卫健委印发通知:允许医师在线开具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处方 下一篇:第九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年会在兰州举办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九月顺时养生:阴平阳秘防秋燥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白露养生
- 《红楼梦》中养生保健茶
- 《红楼梦》中精彩美味的养生粥
- 《红楼梦》中的美容名方:人参养荣丸
- 龙江小儿王--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有鹏
- 雷根平:沉潜中医做临床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