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外科 -->  --> 失荣 --> 失荣的概述

失荣的概述

失荣是岩肿发于颈部及耳之前后,因岩肿晚期气血亏乏,运行阻滞,出现面容憔悴,形体消瘦,状如树木失去荣华,枝叶焦黄发枯而命名。历代文献对本病证尚有“脱营”、“失精”等名称。

失荣是岩肿发于颈部及耳之前后,因岩肿晚期气血亏乏,运行阻滞,出现面容憔悴,形体消瘦,状如树木失去荣华,枝叶焦黄发枯而命名。历代文献对本病证尚有“脱营”、“失精”等名称。本病证相当于西医之颈部淋巴结转移癌。

《素问·疏五过论》称本病为脱营,并指出“凡来诊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贵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医工诊之,不生脏腑,不变躯形,……身体日减,气虚无精,病深无气,洒洒然时惊。”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进一步阐发为:“此病生于志意,而不因于外邪也。……夫脾藏营,营舍意;肾藏精,精舍志。是以志意失而精营脱也。五气留连,谓五脏之神气,留郁于内而不得疏达;并者,谓并病于五腑也。五脏之气,外合皮肉筋骨,是以身体日减。”上述条文说明本病与情志有关,本病的发生非外邪所致,而是“并病于五脏也”。因此失荣应属颈部的淋巴转移癌较为妥当,而颈部原发性淋巴结的恶性肿瘤则命名为石疽更为适宜。

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将本病定名为失荣,并认为本病主要由情志所伤而发病,清代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认为恶核失荣属阴疽的范畴。清代吴谦等人所著《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失荣证》将本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转归和预后都描述得更为准确。“失荣证,生于耳之前后及肩项,其证初起,状如痰核,推之不动,坚硬如石,皮色如常,日渐长大,由忧思、喜怒、气郁、血逆与火凝结而成。日久难愈,形体渐衰,肌肉消瘦,愈溃愈硬,色现紫斑,腐烂浸淫,渗流血水,疮口开大,胬肉高突,形状翻花。”以后高锦庭《疡科心得集。辨失荣马刀生死不同论》认为本病难疗,属“四绝之一”。余听鸿《外证医案汇编·失荣证附论》论述至深且精,在治疗原则方面从理论到实践作了高度精辟的分析。

综上所述,祖国医学对失荣的研究是比较全面和深刻的,既认识到了本病是“四绝之一”的难治之证,也没有放弃攻克绝症的探索和努力。如余听鸿治疗本病所述“气郁宜达之,血郁宜行之,肿则散之,坚则消之。”这对后世很有启发,故现今临床多采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等治疗法则,以达到驱邪的目的,取得了治疗本病的宝贵临床经验。

本页关键字:失荣的概述  失荣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失荣的引发因素        下一篇:气郁火结型失荣

>> 返回失荣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