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又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复发性口疮”“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生于如唇内侧、舌尖、舌缘、舌腹、内颊、软腭、前庭沟等口腔黏膜无角化或角化较差的区域的溃疡性损伤病症。多突然发作,先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具有红(溃疡边缘色红)、黄(假膜色黄)、凹陷(溃疡内陷)、痛(烧热灼痛)的溃疡。每当唇部或舌头运动时,可诱发疼痛,唾液的分泌量有时也会随之增多,并发口臭、慢性咽炎、便秘、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烦躁、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需与白塞病、创伤性溃疡、结核、恶性肿瘤、克罗恩病、疱疹性口炎等相鉴别。
中医学中有关口腔溃疡的病名较多,如“口疡”“口疳”“口糜”“口舌生疮”“口中疳疮”“口破”“口肉糜烂”“赤口疮”“热病口疮”等。其病因病机复杂,外多与风、火、燥邪上冲,或口腔不洁、口内破损、邪毒直入有关;内则与心、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关系密切,临床所见有虚实之分。一般来讲急性发作者多为实火性口疮,此类患者平时多忧思恼怒、嗜好烟酒刺激、肥甘厚腻等,致心脾积热、肺胃郁热、肝胆蕴热等,一朝外感邪热,就可出现口舌溃疡、形状多不规则、大小不等,色黄、灼热疼痛、面红口热、口渴、口臭、唇红舌燥、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脉实有力、舌质偏红苔黄或厚腻等症状。因年老体弱,或劳倦内伤脾胃,久病不愈,或肾阴不足、虚阳浮越、致邪热上蒸,或虚火上浮所致口疮,多为虚证。可见口舌溃疡可见大小不等、反复发作、色灰黄、轻度灼热、口燥、咽干不欲饮、五心烦热、面热唇红、腰膝酸软、脉细弦等症状。
取劳宫、照海、大迎为主穴。发于嘴唇周围加商阳;见于嘴唇里面加关冲;舌下溃疡加委中;舌面溃疡加少冲;口热、口渴、口臭、口干甚者加列缺;口疮痛甚者加承浆。患者取舒适体位,常规消毒后毫针直刺劳宫、承浆各0.5寸,施以雀啄泻法。直刺大迎,针尖向肘部方向45度斜刺列缺,沿骨缝刺照海各0.8寸,施以缓慢捻转手法各1分钟,留针20分钟。在手腕部系止血带,医者右手持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或一次性采血针),对准消毒后的商阳、关冲、少冲处,快速点刺,接着医者用双手拇、食指,分别由手掌部向手指末端挤压,每穴处约挤出20余滴(以血色由深变淡为准)。术毕将止血带解除,血迹擦拭干净后,再用络和碘常规消毒。患者改为俯卧位,医者左手拇、食二指自然放于委中局部,并向两旁撑开穴位处皮肤致其绷展,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或一次性采血针),快速点刺数下(若委中穴可见到浅表静脉瘀紫暴胀明显者,直接点刺浅表静脉即可),用95%的酒精擦拭点刺处(便于血液的顺利外泄)后,医者左手将打火机的火焰开至最大,于右手所持的罐口适宜的玻璃罐中,瞬间闪过后迅速拔罐其上,留罐10分钟起罐,并用卫生纸将血迹擦拭干净,用络合碘常规消毒。针刺处当天24小时内应保持干燥、清洁,禁止浸水。每周点刺放血、拔火罐2次,除承浆外其余穴位均左右交替隔日取一侧。
劳宫五行属火,具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照海有滋阴清热、通调三焦之功,既补益又清热。大迎属与口面有直接关系的足阳明经穴,针刺后具有疏通经络、改善气血循环、促进溃疡愈合的功效。嘴唇周围属脾,该部如果溃疡,其病位在肠胃,胃经与大肠经的循行路线都环绕口唇。商阳刺血具有醒神开窍、泻热消肿的功效,肝经的支脉环绕经过唇内,此处溃疡多与情志有关。关冲放血可调节胸腹部的气机,疏肝解郁。委中穴具有舒筋通络、散瘀活血、清热解毒之功效,在此点刺拔火罐可疏通太阳经气,引火下行、泄血分之热邪,疏阳邪火毒,除血分积热,解毒疗口疮。舌为心之苗,舌面上的溃疡选手少阴心经的井穴少冲穴刺血,以泻心火。取照海清热滋阴、通调三焦。列缺宣肺散邪、通调经脉,共同发挥养阴清肺的功效来缓解口热、口渴、口臭、口干等之阴液亏虚之证。承浆为局部取穴,有疏通经气、止痛消炎的作用。
本页关键字:口腔溃疡 针刺 白塞病 创伤性溃疡 恶性肿瘤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韦立富用大杼穴治疗经验 下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