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证的针灸治疗
痹,有痹阻不通的意义。凡外邪侵入肢体的经络、肌肉、关节,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疼痛、肿大、酸胀或麻木等症,甚至影响肢体运动功能者,称为痹证。
西医的风湿性关节炎、急性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纤维织炎和神经痛等病可属本病范畴。
【病因病机】
风寒湿痹证发生多由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如素体虚弱,腠理疏松,营卫不固、外邪乘虚而入;或居处潮湿,涉水冒寒;或劳累之后,汗出当风,以致风寒湿邪侵袭人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气血痹阻,发为风寒湿痹。如素体阳盛或阴虚有热,复感风寒湿邪,郁久化热;或感受热邪,留注关节,发为热痹。
【辨证论治】
风寒湿痹
主症: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如风邪偏盛则为行痹,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痛无定处,关节屈伸不利,或见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如寒邪偏盛则为痛痹,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遇寒痛增,得热则减,关节不可屈伸,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舌苔薄白,脉弦紧。如湿邪偏盛则为着痹,肢体关节疼痛重着不移,酸痛或有肿胀,肌肤麻木不仁,阴雨寒冷每可促其发作,舌苔白腻,脉濡缓。
分析:由于邪留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气血受阻则筋脉关节失其濡养屈伸不利。行痹以风邪偏盛,风为阳邪,善行走窜,故疼痛呈游走性而无定处。邪气外束,邪正相搏故恶寒发热。舌苔薄白或腻为风寒湿邪内侵所致,脉浮为风邪在表之象。痛痹以寒邪偏盛,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凝滞,经脉收引气血尤为不畅故痛剧。凝滞不通故痛有定处。气血得热则行遇寒则凝,故疼痛热减寒增。舌苔白主寒,脉弦紧主寒主痛。着痹以湿邪偏盛。湿性粘腻重着故痛有定处,麻木重浊,活动不灵等。舌苔白腻,脉濡缓为湿停于内之象。
治则:温经散寒,祛风通络,除湿止痛。
处方:按病因分部循经取穴。补泻兼施,可灸或拔火罐等。行痹取膈俞、血海;痛痹取肾俞、关元;着痹取足三里、阴陵泉。
分部取穴:肩部:肩髃、肩髎、臑俞。肘部:曲池、天井、尺泽、外关。腕部:阳池、合谷、阳溪、腕骨。背脊:水沟、身柱、腰阳关、命门。髀部:环跳、髀关、居髎、悬钟。股部:秩边、承扶、风市、阳陵泉。膝部:犊鼻、梁丘、阳陵泉、膝阳关。踝部:申脉、照海、昆仑、丘墟。
方义:行痹取膈俞、血海养血活血,含祛风先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痛痹取肾俞、关元益火之源,振奋阳气而祛寒邪;着痹取足三里、阴陵泉健脾利湿化湿而通经络。分部取穴旨在疏调局部经络气血,使营卫调和,风寒湿邪无所依附而痹痛解除。
热痹
主症: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关节活动不利。伴发热恶风,口渴烦闷。舌苔黄燥,脉滑数。
分析:热为阳邪性属火,故痛处灼热红肿。热邪郁阻故痛不可触。发热恶风,口渴烦闷均为热盛之表现。热盛伤津则舌苔黄燥,湿热内盛则脉滑数。
治则: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处方:取督脉、手阳明、足太阴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穴取大椎、曲池、合谷、阴陵泉、三阴交, 并按部位选穴。
方义:大椎可泻诸阳,是散风除热要穴。曲池、合谷行气清热通络。阴陵泉、三阴交可健脾除湿,配合局部疏调气血,共奏清热、祛风、除湿之效。
【其他疗法】
穴位注射:采用当归、防风、威灵仙等注射液,注射于肩、肘、髋、膝部穴位,每穴0.5~1毫升,注意勿注入关节腔内。每隔1~3天注射1次,10次为一疗程。每次取穴不宜过多,如为多发性关节病变,可选取重点部位注射,以后轮换进行。
耳针:取相应区压痛点、交感、神门。刺用泻法,留针10~20分钟。一般应用于以疼痛为主的关节炎,视病情轻重可每天或隔天针刺1次,10天为一疗程。
皮肤针:常用于以肿胀为主的关节炎,叩刺局部肿胀处,或在患病关节周围叩刺。另在脊柱两侧相应的节段部位,每隔3天叩刺1次,6次为一疗程,并可加拔火罐。
【按语】
针刺治疗痹症有较好的效果,但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缠绵,必要时可采取综合治疗,本症还须与骨结核、骨肿瘤相鉴别,以免延误病情。
本页关键字:痹证针灸治疗 痹证 风寒湿痹 热痹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