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摩技术的历史发展
药摩疗法是祖国医学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中医内治及其他外治方法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颇受历代医家的重视。
药摩疗法是祖国医学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中医内治及其他外治方法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颇受历代医家的重视。
该疗法最早记载在帛书《五十二病方》之中,所载“千金膏药方”是第一张组成、功效、用途、炮制俱全的可摩、可敷、可服的膏药方。《内经》将按摩与药物在外治中结合起来。至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的记载,第一次明确提出“膏摩”及膏摩疗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炼丹术的兴盛,中药膏药也有较大的发展,膏药也成为药摩疗法的主要剂型之一,它的发展与完善代表着药摩疗法的水平。晋代的葛洪是药摩史上第一位系统论述膏摩的医家,他的《肘后方》问世,使膏摩成为理、法、方、药齐备的治法体系,不仅将膏摩的治疗范围扩充至内、外、妇、五官科诸病,而且强调按摩手法应用时要有一定的力度和次数。
药摩在唐宋时期已有较大的发展,记载药摩的方书及其方剂数量增多,如《小品方》《千金方》《外台秘要》《太平方》《圣济总录》等医籍,在丰富和发展药摩疗法等方面有着特殊的贡献。
明清时期对药摩的应用更为普遍,不仅诸多医家、医籍有运用和记载,而且出现了外治法的专著,如《普济方》对历代膏摩记载进行了全面总结,收录以前各家方书中有关膏摩的记载,是系统记载膏摩的重要文献。《理瀹骈文》一书涉及药摩的内容也甚多,理论上也已成熟起来,书中详细地论述了膏药治病机制,指出了膏药的配制方法和应用方法。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现代药理透皮吸收理论的介入,以及中药剂型改革的发展,药摩疗法又重新得到关注,在药摩剂型和适应证方面有了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上一篇:药摩技术的中医理论原理 下一篇:什么是药摩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七月顺时养生:劳逸结合 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大暑养生
- 安徽亳州药市2017年07月26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7年07月26日快讯
- 流动的医学课堂:让理论进入实践
- 开营第一讲,护膝进行时
- 十一年初心不改,温医大助力“健康浙江”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