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胃津伤型痿症的常用药物
1、麦冬
麦冬 味甘而微苦微寒,能人肺、胃、心三经,为甘寒清润之品,既有滋阴润肺之功,又具养阴清心、生津益胃之效,故最适用于肺胃阴津已伤,而尤有余热未清,以致津液不布,皮毛筋脉失养之肢体痿蹙者,常配伍人参、细生地、沙参、山药、五味子、甘草、大枣、芍药、桂枝等同用。《本草汇言》:“麦门冬,清心润肺之药也……然而味甘气平,能益肺金,味苦性寒,能降心火,体润质补,能养肾髓,专治劳损虚热之功居多。”凡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
2、鲜地黄
鲜地黄 味甘而性寒,人心、肝经,偏于清热凉血,主要用于温热病之热邪侵入营血,大热病邪亢盛,伤阴耗血而成痿者,或心胃火炽消渴阴损而成痿者,证见热病发热期后,肢体痿软无力,皮枯肌削,心烦口渴,尿短赤热,舌红少津,苔黄,脉细数等。常配以丹皮、栀子、连翘、玄参、竹叶心、生石膏、知母、麦冬、沙参、人参、条芩、川连、牛膝等泻火、滋阴、补气之品;于地黄味甘苦而性凉,偏于滋阴养血,兼入肾经,适用于肝肾阴虚或肺胃阴盛而热邪不盛之痿病,可配伍人参、五味子、沙参、二冬、熟地、构杞子、山萸肉、鸡血藤、甘草等同用。《本草经百种录》:“地黄,专于补血,血补则阴气得和而无枯燥拘牵之疾矣”。脾虚泄泻,胃虚食少、胸膈多痰者慎服。
3、沙参
沙参 味甘微苦,性凉,入肺、胃经。其中南沙参偏于清肺、润肺祛痰,并有宣肺发散作用,多用于风热感冒,肺有燥热,咳嗽痰稠,北沙参则偏于养肺阴,益肺气,养胃生津,适用于温热病后期,热邪渐退,气阴两伤;或肺胃有火,消渴伤津,以致肺热叶焦,不得布精灌溉于肌肤皮毛;胃津脾阴耗损,无以化生水谷精微以养五体百骸之痿病,常取之与人参、五味子、干地黄、麦门冬、甘草、石斛、珠儿参、大枣等同用,以滋补气阴而起痿。《本草正义》:“(南)沙参之味,虽不甚苦,而寒性独著。……专主上焦,而走肺家。 《本经》称其益肺气者,去其邪热,即所以益其正气……”《本草从新》:“专补肺阴,清肺火,治久咳肺痿。”风寒咳嗽及脾胃虚寒者忌服。北沙参及藜芦。
4、百合
百合 味甘性平,人心、肺、胃三经,既能清心宁神,润肺止咳,清热养阴,又具益气调中,滋补强身之功,尤适合于外感风热温燥之邪,劫伤肺阴;或病后余热未清、伤津耗气;或胃火炽盛、胃津不生,或燥热伤肾,真阴受劫,肾精损亏之诸痿,症见虚赢少气,形体瘦削,肢体痿瘫,肌肤干燥,心烦恍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等。治疗当依所在病所各随症配方、如肺胃余热未清,当配知母、麦冬、生地黄、芦根、天花粉等以清热养阴复痿。如热邪已去,肺胃气阴灼伤,甚则真阴亦损,则常伍用人参、黄精、五味子、天麦冬、枸杞子、龟板胶、大熟地、甘草等以养阴益气,滋肾复痿。另外,对于肺胃津伤痿病的恢复期,我们常以百合、苡米与粳米熬粥,长期服用,以滋养肺胃。《本经逢源》:“百合,能补土清金,止嗽,利小便。”风寒咳嗽,中寒便滑者忌服。
5、玉竹
玉竹 原名葳蕤,又称萎蕤,味甘多脂,归肺、胄经,质柔而润,又不滋腻,长于养阴而不恋邪,适用于肺阴耗损、消渴津伤之肢体痿病,常配人参、北沙参、五味子、细生地、天花粉、甘草、百合、陈皮、大枣等同用。养阴润肺多生用,益胃生津常炙用。《本草经疏》:“萎蕤,详味诸家所主,则知其性本醇良,气味和缓,故可长资其利,用而不穷。正如斯药之能补益五脏,滋养气血,根本既治,余疾自除。夫血为阴而主驻颜,气为阳而主轻身。阴精不足,则发虚热;肾气不固,则见骨痿及腰脚痛;……以一药而所主多途,为效良伙,非由滋益阴精,增长阳气,其能若是乎?迹其所长,殆亦黄精之类欤。”胃有痰湿气滞者忌服。
6、石斛
石斛 甘淡微咸而微寒,人肺、胃、肾经。功能清热养阴,益胃生津,清热而不过于寒凉,养阴而不偏于滋腻,以清胃热、养胃阴为主,且能兼补肺肾之阴,尤适用于中焦虚火,消渴津伤,渐损及肺肾之阴而成痿者,常配以知母、天冬、川连、天花粉、人参、生地、五味子、山萸肉,怀山药、阿胶珠、龟板、甘草、砂仁等。《别录》:“益精,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逐皮肤邪热痱气,脚膝疼冷痹弱,定志除惊。” 《药性论》:“益气除热,主治男子腰脚软弱,健阳,逐皮肌风痹,骨中久冷,虚损,补肾积精,腰痛,养肾气,益力。”虚而无火者慎用。
7、葛根
葛根 甘平性凉,归入脾胃,因其有生津止渴、清心除烦之功用,故每又应用于热病、消渴、吐泻等所致的阴津耗伤、筋脉失养、肢体瘦削、痿软无力症,常用人参、五味子、生地、沙参、麦冬、知母、玉竹、黄连等随情配伍用药。另外,由于本品药性轻浮,能鼓舞胃气上行,故在治疗脾胃虚弱型痿病时,亦常加入使用,有利于提高疗效。《本草正》:“凡解散之药多辛热,此独凉而甘,故解温热时行疫疾,凡热而兼渴者,此为最良。”脾胃虚寒者慎用。
8、五味子
五味子五味俱备,唯酸独胜,善于收敛,焦树德言称“五味子能滋肝肾之阴,生脾胃之津,收肺肾耗散之气”(《用药心得十讲》第124页)。性温而不偏燥热,能人肺肾,临床可用于燥热伤肺;或热病后期,肺之气阴两伤;或久泻久痢伤津等所致肢体痿软症。如偏于肺胃气阴受损者,常与人参、甘草、麦冬、粳米、大枣、玉竹、山药、沙参、陈皮、砂仁、胡麻仁等同用,《本草汇言》:“五味子,敛气生津之药也。……然在上入肺,在下入肾,入肺有生津济源之益,入肾有固精养髓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品在适当剂量时能提高大脑的调节功能,增强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性,并促使两过程趋于平衡。对不同水平的中枢神经系统(如脊髓蛙的屈肌反射、脊髓反射、大脑等)均有兴奋作用;对健康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所进行的反射性反应也均有兴奋与强壮作用;能改善人的智力活动,改善人的注意力,协调动作与体力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外有表邪,内有实热,或咳嗽初起,痧疹初发者忌服。
本页关键字:肢体痿蹙 肺胃津伤 麦冬 地黄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脾胃气虚型痿症的常用药物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月顺时养生:控情绪防燥邪养阴精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霜降养生
- 江西樟树药市2018年10月24日快讯
- 江西樟树药市2018年10月16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8年10月24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8年10月24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8年10月16日快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