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妇科流派
朱氏妇科是近代江浙沪杏林妇科著名流派,至今已历百年。三代传承,名医辈出,医术精湛,活人无数,尤热心医学团体及教育事业,创办新中国医学院,培育后人,声望之隆,饮誉全国,称道海外。
三世传承百年,悬壶一甲春秋
朱南山(1872-1938年),朱氏妇科第一代传人,江苏南通县四甲坝合兴镇人(今属海门)。出身贫寒,及壮嗜读医书,再拜南通儒医沈锡麟为师, 宗张子和学派,并推崇张景岳“无虚急在邪气,去之不速留则生变。”善用汗、吐、下法,常用大方峻剂,挽救危疾,以治时疫重症成名于乡里。当时人称“朱一帖”,成为上海滩上的名医。他的诊所门庭若市,两个儿子鹤鸣和鹤皋相帮诊务。为适应病员需要,于1933年在上海北京西路94号(长沙路口)建一诊所,题名“南山小筑”。父子3人应诊,每日就诊者常可至二三百人。为此,当时被誉为上海12大名医之一。
朱小南先生,为南山公长子,原名鹤鸣, 18岁即随父助诊。临诊用药内外兼治,不拘一格,善治崩漏、痛经、不孕等症。总结前贤学术,潜心钻研,大胆发挥将奇经八脉理论体系汇入朱氏妇科,尤其对奇经用药整编归类,言前人所未言,有《奇经八脉在妇科临证间的具体应用》、《朱小南医案、医话、医论》等著述。四诊中尤擅切脉触诊,诊乳以审肝气之舒郁,按腹以辨胎孕癥瘕,颇具 特色。曾继其父任新中国医学院院长及妇科教授;旋又组织“鸣社”,定期聚会研讨学术,交流临证经验。
朱南孙(1921—),小南先生长女,系朱氏妇科第三代传人。自小天资聪颖,性格坚毅,深得祖父钟爱,取名“南孙“自是寄望她继承家学、弘扬祖业之意。1942年毕业于新中国医学院,1952年随父同入上海市卫生局主办的中医门诊所(即岳阳医院前身)。后继其父负责医院妇科工作,从医六十余载,对学术潜心钻研,破门户之见,博采众长,临诊圆机活法,理法方药切中病机。
朱南孙教授不仅自己潜心研究祖辈从医经验,还注重教育,门生遍布,是目前上海中医妇科流派中影响较大的学术派别。朱南孙教授系全国第一批,第二批名老中医继承人指导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承项目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妇科分会顾问;上海中医妇科学会顾问;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委员、终身教授;上海中医学药学会副理事长;上海中医妇科学会主任委员;全国中医妇科医疗协作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重点中医专科学科带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医工作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朱氏妇科流派工作室,上海首席名中医工作室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名医工作室导师,2012年上海朱氏妇科流派基地负责人其毫无保留地传授朱氏妇科之学,培养其学术继承人。2009年评为全国先进工作室,其传承人有担任中华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妇科主任委员,硕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重点学科带头人、后备业务专家等。传承人已对部分朱氏流派渊源传承、学术思想进行了总结,在继承及发扬朱氏妇科学术思想方面做了一定的贡献。
行医救人、办学创刊
朱氏妇科肇始于世纪初,医名鼎盛,堪称海上之异宝,杏苑之奇葩。其绩有三。
其一、兴学校,传文脉。 1935年,朱南山先生在沪设计上海新中国医学院,延聘名师,阐授道业;其后朱小南先生继承父志,光大学府,一时束贿执礼者遍于东南,至今中医界前辈巨子,多有列于门墙。朱氏父子不畏艰难,创业办学,挽中医人脉于狂澜,立国学砥柱于中流。此其功也。
其二,治学术,创名流。中医学术素贵师承,千年以来,流派纷呈,各擅胜场。朱氏治学专精,学术尤擅妇科,制定《十问》,创立名方,独秀于江南。此其业也。
其三,施仁术,惠社会。妇科向为疑难,非止关系生命,且牵涉嗣出,尤为百姓所重。朱氏三代致力于斯,行医百年,泽被乡里,益延海外,素为病家所推崇、士民所仰望。此其德也。
本页关键字:朱氏妇科流派 江浙沪杏林妇科 朱南山 朱小南 朱南孙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上海市顾氏外科流派 下一篇:龙江医药文化对中医药的贡献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
- 中医肿瘤的发病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