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疫派的泰斗吴又可
温疫派中成就最大、声誉最高的医家,莫过于吴又可。吴又可,名有性,明末江苏吴县洞庭东山名医,以治温疫著称。据《明史》记载,从永乐六年(1408)至崇祯十六年(1643)间,共发生温疫十九次之多。据《吴江县志》记载,崇祯年间温疫猖獗,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口仅存”。而时医以伤寒法治,迄无一效。吴氏因而大胆革新,对温疫作了理论上与临床仁的探索,著成《温疫论》一书,成为温疫派的重要著作。
吴又可认为,温疫的病因,不是伤寒病的从皮毛而入的风寒之邪,也不是王叔和《伤寒例》所谓的“非时之气”,而是“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它从口鼻而入。可造成“遍于一方,延门阖户,众人相等”的疫情,故也称作“疫气”;病势暴戾,又称“戾气”、“疬气”。因而,时医误以伤寒法治之,无不枉死。而温疫多于伤寒百倍,不可不加重视。
他认为疫邪自口鼻而入以后,伏于半表半里的膜原,所谓“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膂之内,去表不远,附近於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内经·疟论》所谓‘横连膜原’者也”。由于在表里之间,所以感受之初,往往不与营卫相涉而不现任何症状,待至邪气溃散,或外传于经,或内传于胃,如与营卫相干,而出现表里诸证,治疗方有目标可寻。所谓“温疫之邪,伏於募原,如鸟栖巢,如兽藏穴,营卫所不关,药石所不及,至其发也,邪毒渐张,内侵於腑,外淫於经,营卫受伤,诸证渐显,然后可得而治也”。如其热淫之气浮越於某经,即能显某经之证,如浮越於太阳则头项痛、腰痛如折;浮越于阳明经,则有目痛,眉棱骨痛、鼻干;浮越于少阳,则有胁痛、耳聋.寒热、呕而口苦,但其根源尚是藏于募原的邪毒热淫之气。
温疫的传变,也与伤寒循经分传不同。温疫以表里传变为大纲,吴氏归纳为九种类型,即但表不里,表而再表,但里不表,里而再里,表里分传,表里分传再分传,表胜于里,里胜于表,先表后里,先里而后表,他认为这九传是“治疫紧要关节”。
根据以上对温疫病因.病机病位、传变规律的认识,吴氏治疗温疫以疏利分消、逐邪外出为大法,所谓:“方其浸淫之际,邪毒尚在募原,此时但可疏利使伏邪易出;既离募原,乃观其变,或出表,或入里,然后可导邪而出,邪尽方愈”。如温疫初起。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疼身痛,汗下两难,即以达原饮(槟榔、厚朴、草果仁、知母、芍药、黄芩、甘草)开达募原,使邪气溃散;邪渐入胃,舌苔黄者,用三消饮(即
达原饮加大黄、葛根、羌活、柴胡),因势利导,促使邪毒下行;若邪气适离募原,欲表未表,大汗多渴,脉长洪而数,用白虎汤清肃肌表之邪热,邪巳入胃。里证已见,舌上纯黄色,又宜承气汤。吴氏尤擅用攻下一法。他指出:“温疫可下者约三十余证。不必悉具,但见舌心黄,腹痞满,便于达原饮加大黄下之,设邪在募原者,巳有行动之机,欲离未离之际,得大黄促之而下,实为开门祛贼之法,即使未愈,邪亦不能久羁。”他认为伤寒治法先表后下,而温疫是先里后表,里通则表和。他说:“疫邪每有表里分传者,因有一半向外传,则邪留于肌肉;一半向内传,则邪留于胃腑。邪留於胃,故里气结滞,里气结,表气因而不通,于是肌肉之邪,不能即达於肌表,下后里气一通,表气亦顺,郁于肌肉之邪,方能达发于肌表,或斑或汗,然后脱然而愈,伤寒下后无有此法。”
吴氏攻下逐邪不拘结粪,虽便溃亦下。他指出:“承气本为逐邪而设,非专为结粪而设也,必俟其粪结,血液为热所搏,变证迭起,是犹养虎遗患,医之咎也。况多有溏粪失下,但蒸作极臭如败酱,或如藕泥。临死不结者,但得秽恶一去,邪毒从此而消,脉证从此而退,岂徒孜孜粪结而后行哉!”
吴氏用下往往次数甚频,一下再下,以祛邪务尽。他说:“温疫下后二三日,或一二日,舌上复生苔刺,邪未尽也,再下之,苔剌虽未去,已无锋芒而软,然热渴未除,更下之,热渴减,苔刺脱,日后更复热,又生苔刺,更宜下之。余里周因之者,患疫月余,苔剌凡三换,计服大黄二十两,始得热不复作,其余脉证方退。所以凡下不以数计,有是证则投是药。医家见理不透,经历未到,中道生疑,往往遇此证,反致耽搁。但其中有间日一下者,有应连下三四日者。有应连下二日间一日者,其中宽缓之间,有应用柴胡清燥汤(柴胡、黄芩、陈皮、甘草、花粉、知母)者,有应用犀角地黄汤者。至投承气,某日应多与,某日应少与,其间不能得法亦足以误事,此非可以言传,贵乎临时斟酌。”
对於正虚邪实之证,吴氏也用补泻兼施之法。如谓:“证本应下,耽搁失治,或为缓药羁迟,火邪壅闭,耗气搏血,精神殆尽,邪火独存,以致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筋惕肉瞤肢体振战,目中不了了,皆缘应下失下之咎。邪热一毫未除,元神将脱,补之则邪毒愈甚,攻之则几微之气不胜其攻,攻不可,补不可,补泻不及,两无生理,不得已勉用陶氏黄龙汤。”疫病解后,吴氏又强调宜养阴而忌投参术,制清燥养荣汤等
方,但他对调补之剂总存有戒心,其谓:“大抵时疫愈后,调里之剂。投之不当,莫如静养节饮食为第一”,可见其重视攻邪治病的思想。
吴有性与缪仲淳皆以治疫擅长,缪论疫必兼阳明,吴论疫邪离募原归井阳明,此为相同之处。但缪氏重清泄阳明气分燥火,故以白虎汤、竹叶石膏汤等辛凉大剂以泄热;吴氏重在通泄阳明湿热胶滞,导邪热下达,每用达原饮、三消饮诸苦寒辛烈疏利分消,此又是两者之分别。
继吴氏而后起的,有戴天章、周扬俊、刘奎、郑重光诸家。戴天章,字麟郊,又号北山,推崇吴又可之说,认为《温疫论》“贯串古今,融以心得”。他见时医仍拘守伤寒旧法,而不会用温疫新法,深为感叹,认为是世人未得温疫辨证之法,遂取《温疫论》加以注释、增订及别改。书名《温疫明辨》。书中增加了辨气、辨色、辨脉、辨舌、辨神五篇。又归纳温疫治法有五:即汗、下、清、和、补。还指出温疫下不厌早,汗不厌迟,一反伤寒下不厌迟,汗不厌早之说,很有深意。周扬俊,字禹载,清康熙十八年著《温热晷疫全书》。内容参考《温疫论》与张凤逵的《伤暑全书》,认为伤寒仅在一时,温热暑疫每发三季,为时既久,病者益多,力主四时均多热证,治疗应以寒凉为主。尝谓:“温热暑疫,皆热证也,燎原之下,苟无清凉一滴何以治之?”“治疫悉本吴又可之说,谓:“惟奉吴又可先生书为主治,余采集诸方,以相裨佐”。刘奎,自号松蜂,山东诸城人,其著《松峰说疫》,除论温疫外,尚添杂
疫、寒疫,各著方论,多为亲身经验,切于实用。刘奎又编《温疫论类编》,将吴又可《温疫论》分成诸论、统治、杂症、提要、正误五卷,提纲挚领,眉目更为清晰。同时.书中尚参以心得。如对又可所论之大头瘟、疙瘩瘟、绞肠瘟之称,刘氏复举北方俗称之名状辨析之。又认为温疫发汗,浮萍最佳,其性凉散,入肺经达皮肤,胜于麻黄,故山东黄元御治疫,在其《四圣元枢》中六经诸论及元霜诸方,以浮萍代麻黄,即本奎说。郑重光,清安徽歙县名医,著《温疫论补注》。
本页关键字:温疫派 温疫派泰斗 吴又可 温疫论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温疫派主张大剂解毒的余霖 下一篇:温疫派擅用石膏的缪仲淳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
- 中医肿瘤的发病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