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药苦口谈苦味药
“良药苦口而利于病……”,成语“良药苦口”出自《孔子家语·六本》,意思是良药虽然很苦,但却有利于治疗疾病。生活中,我们吃到的药大多数都是苦的,故良药苦口成为大家的共识,以为凡药都是苦的。但事实上,就中药而言,可有五种味道,即辛、甘、酸、苦、咸,只是以苦味药居多而已,一剂方药煎熬后,苦味总能掩盖其他气味。
通常来说,中药的气味不同,就有了不同的功效。
酸味
酸能收敛,比如五味子,可以敛汗止自汗盗汗,可以敛心而平悸动,可以敛肺气而定咳喘,可以敛气生津而止口渴;可以敛精固脱,涩肠止泻。
辛味
辛能行散,比如麻黄,它可以解表散寒,如遇外感风寒而发烧头痛,只要及时治疗,一剂麻黄汤就可以令全身毛孔打开,风寒随大汗而出,病立愈。
甘味
甘能补益,比如黄芪,可以提升气机,是常用的补气良药之一。比如当归,善于活血养血,自古就是妇科之要药。十全大补丸里若少了黄芪和当归,就不十全十美了。
咸味
咸能软坚,比如肉苁蓉,它的软坚作用可以通便,从而治疗便秘。
苦味
良药苦口,我们主要还是来说说苦味药。中医说,苦能清泄,故有清热解毒、燥湿、泻火、降气、通便的作用。
比如再熟悉不过的黄芩、黄连和黄柏,都是大苦大寒的中药,都可以清热燥湿。但是他们也各有分工,黄芩主要清肺火,黄连主要清心和肠胃之火,而黄柏主要清人体下部的湿热。大多数人的内热不止于某个脏腑,于是这“三黄”就并肩作战,就有了有名的“三黄泻心汤”(中成药即是“三黄片”)就是黄芩、黄连和黄柏几味药的组合,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用于治疗用于三焦热盛所致的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心烦口渴、尿黄便秘等症。
再比如苦参,它大概是中药里面最苦的,都说黄连苦,但苦参比黄连苦上十倍都不止,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的效果,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人们喜欢使用苦味药,甚至有些人一有头痛脑热,就给自己诊断是“上火了”“热重了”,长期用这一类中药来清热降火。但是,苦寒药使用多了,会损伤脾胃的阳气,从而导致脾失运化、消化不良、腹胀腹泻、胃肠功能失调等表现。所以,应苦味药还需要辨证使用,脾胃本就虚弱的人应慎用大苦大寒的中药。
本页关键字:良药苦口 苦味药 黄芩 黄连 黄柏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桑树之中全是宝 下一篇:马齿苋又名“五行菜”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惊蛰养生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16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16日快讯
- 丁甘仁:倡寒温经时统一 创近代中医教育
- 放风筝中的养生哲学
- 娱乐养生之放风筝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